2013年04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陆祥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极为关键。近年来,天峨县在着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社会管理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度人民群众安全感排全区第一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验获公安部充分肯定。

 
  实践中,天峨县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建立了以下几种社会管理模式。一是“三加强、四到位、五联防、六大员”社会治安防控模式。“三加强”,就是县、乡、村三级建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社会治安防控领导机构,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组织领导。“四到位”即是按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装备到位、待遇到位要求,在全县行政村设立警务站(室),在自然屯设立警务联络点,公安民警进村入户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五联防”,即由派出所与农村警务站(室)联防,警务站(室)与“六大员”联防,“六大员”与警务联络点联防,警务联络点与治安中心户联防,治安中心户与党员群众联防。“六大员”即组建集治安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森林消防员、交通安全员、抢险救灾员为一身的“多功能”巡防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防。二是“三挂三建三联”社会管理模式。“三挂”即领导挂点、干部挂任、部门挂钩。“三建”,即建村警务室、屯党支部、巡防队伍。“三联”即干群联抓、警民联治、部门联动。三是创新推行“两轮两联”村干部服务群众模式。“两轮”即建立每日轮流值班和月轮访制度。“两联”即圩联办和旬联席会议制度。
 
  从实施这3种社会管理模式的实践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重心下移基层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把社会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向基层倾斜,才能打下扎实的社会管理基础。天峨的实践表明,只有积极服务基层,依靠基层力量,才能维护基层稳定,推动基层发展。
 
  第二,调动群众参与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根本动力。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主体力量,积极宣传发动群众,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才能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注重矛盾化解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只有注重化解基层社会矛盾,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才能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是强化社会管理的有力保障。深入基层调研,及时发现社会管理工作缺乏制度保障的问题,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建立健全县领导下村挂点、机关干部下村挂职、村干部轮流值日等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才能开创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建章立制,才能把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运行轨道。(作者为天峨县县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