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市副县长周祖敏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新兴代名词”不断的被提及,并深入到各个城市建设中。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复兴、永续发展”国家梦与“小康生活、诗意栖居”人民梦的有机统一,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天蓝、地绿、水净”是我们的美好愿景。
被誉为“南国铝都”的平果市坐落在广西右江河畔,为百色市东大门,是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上的重镇,为滇、黔、桂三省区的交通要冲,桂西重要的商贸物资集散地。这里,蕴藏着大量的铝矿资源,矿体大,品位高。在众多优势的烘托下,平果市又是如何规划、发展为此,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记者专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市副县长周祖敏。
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践行“美丽中国”发展之路上,您是如何理解的?如何按照“美丽中国、美丽平果”的要求来打造平果市的城市建设?
周祖敏: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首次提出“美丽”这两个字,作为基层干部,我认为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生态优美;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富庶和谐,只有富庶和谐,才能体现“美丽”这两个字。
在实现“美丽平果”过程中,平果市党委和人民政府牢牢地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打造这样一个“美丽”梦想,无论是农业、工业、城镇,还是一些民生的问题,县党委和政府加倍关注。近年来,自治区有关部门来平果考察发现,平果存在“三强三弱”的问题,即:城市比较强、农村比较弱;财政比较强、民生比较弱;工业比较强、农业比较弱。平果市党委和政府决定,一是到2020年,做到全县农民收入与全国人均收入持平;二是要构筑和谐、宜居,特别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环境。目前,平果市对于未来发展以及走向有了较为完善的城市规划:到2030年,平果市城区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30万人以上,打造2个县域中心乡镇(榜圩、太平)、7个县域次中心乡镇(马头、新安、坡造、四塘、旧城、海城、果化)、2个集中点乡镇(黎明、凤梧),每个县域中心乡镇2万人以上、县域次中心乡镇1万人以上、集中点乡镇5000人以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平果市需要把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融在一起发展。城市规划的发展思路,是2011年县党代会提出的,分5个片区发展:一是县城区到果化镇片区,要开发第二工业区,规划用地2万亩,到2020年年产值500个亿,容纳5万人以上;二是平梧高速到县城片区,以发展体育产业为主;平梧高速到新圩片区,以打造成农业观光为主;三是县城到同仁片区,以发展教育为主,目前,已成功引进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2所高校,在校生超过10000人,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广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2所高校已取得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办学批复,并相继开工建设。2013年3月,平果市成功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平果校区,2013年9月将开始高中、初中、小学的招生,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著名的部属本科院校之一,该校区的建成,将成为平果市乃至全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龙头。9月,全县所有初中生进城就读,下一步要把乡镇的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也集中到县城来就读,逐步实现教育均等化;四是高速路进城线至新安片区,以发展休闲购物物流为主,目前主要有国际会议中心、碧桂园以及农民的集体三产等;五是加大对县城区的建设,为提升城市品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平果市要积极改造城中村。城市扩容后,将周边的村屯融入到城区来,完善周边村屯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城市边缘人口,即进城并未按正规手续购房但目前已定居在城市规划区域内的人群,要妥善处理,符合城市规划的,通过立案、罚款等手续,让其住房合法化,对不符合城市规划的,依法拆除,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
要消除城乡收入差距,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城乡一体化。长时期内,平果市将科学有序地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中国经济网记者: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城市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土地供应不足、两极分化严重等,面对诸如问题,平果市是如何解决的? 答:在工业园区建设前期,平果市已经考虑到这些问题,平果市采取了有效措施,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大学园区来解决城市扩容中的就业、贫富差距等问题。2030年,大学园区在校生将达10万人。面对如此大的规模,如果要满足师生的工作生活需求,至少需要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问题,同时,对拉动内需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群众住房问题也亟待解决。2007年,在中央尚未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时,平果就启动了农民工住房小区(3000套)建设,以成本价出售给进城就业一年以上的农民工。同时,2007年以来,全县每年投入不少于1个亿,解决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让群众能充分享受到惠民政策。
中国经济网记者:城镇化的速度应该是与工业化的速度相适应的,与当地的发展水平相吻合的,您认为平果市目前是处于怎样的一个水平? 周祖敏:平果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地处大石山区,在2013年之前,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在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方面,我认为目前还是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整个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各种城市功能还没有完善,全县就业压力大,待业人口占到40-50%,就业、生活等社会环境还没达到中级程度,到2015年以后,才能进入中级程度,使就业压力接纳达到25%以下,政府部门存在巨大压力。按自治区的要求和平果市的目标,2015年,全县城镇化要达到50%,县城区人口超过20万人;2030年要达到30万以上,50平方公里以上。目前,平果市正朝着这个目标奋力前进。
中国经济网记者:基于平果市城市现状,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平果市将怎样提升城市品位?
周祖敏:要想实现城市品位提升,打造最美名片,平果市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推进县城区的项目建设,比如惠及民生的大街小巷的绿化、硬化、亮化等,完善划入城市村屯的基础设施。目前,平果市已启动了几个较大的项目,如沿江大道景观工程项目、炼沙河景观提升暨调水工程、碧桂园二期、国际会议中心、工业园区项目、平梧高速进城线、森林美食城、看守所搬迁、夕阳红养生院、展华大道等,要按功能科学划分区域,建成“一山一公园”的宜居城市。二是推动乡镇城镇化建设,从2005年开始,平果市每年会划拨给每个乡镇150万,建设和完善水、电、路、学校、医院等,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乡一业”格局。推动乡镇城镇化建设,容纳偏远村屯集中进来,鼓励有能力的群众到县城务工、居住。目前,平果市乡镇城镇化发展比较快的是坡造镇。
中国经济网记者:平果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描绘一下在您心目中“美丽平果”的概貌是什么样的蓝图?
周祖敏:我们打造平果的口号是:美丽平果、和谐壮乡!美丽广西、美丽百色、美丽平果欢迎您!
采访后记: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平果市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一年;是全县经济负重起飞、实现新突破、取得大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县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这些成就让我们见证了实力平果、活力平果、幸福平果朝着建设小康社会之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相信,平果市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的功能和品位,城市规划更科学,功能更完善,环境更宜居,一张“美丽平果”城市品牌一定会矗立在我们眼前。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