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建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贵港市覃塘区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标本兼治”的原则,迅速行动,乡镇和村屯以清洁家园、水源、田园,清理整治圩镇街道“五乱”,清理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垃圾中转站、垃圾池(房)、污水处理厂、农药瓶回收示范点)、村屯道路为重点的“五清两建”工作全面铺开;通过开展三次“万名干部进村入屯”带头示范和派驻工作组包村指导,使“清洁乡村”活动家喻户晓,群众纷纷行动,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初步形成了黄练镇居仕村的“居仕模式”、大岭乡金沙村“金沙模式”和石卡镇鹤心村、覃塘镇龙凤村等先进典型。

  制定规划,确保设施设备有较大改善。通过“三上三下”的调查摸底,结合村屯实际,编制了覃塘区“清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处理设备配置规划,规划建设14座乡镇垃圾中转站、2077个垃圾池、11间垃圾屋,配备23075个垃圾桶。截至目前,3座垃圾中转站已主体竣工,建成垃圾池1854个、垃圾屋6间,配备垃圾桶6781个,分别占规划的21.4%、89.2%、54.4%、29.3%;其余的计划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10个乡镇都选择了2个以上的村屯开展“清洁乡村”活动试点,年内各乡镇将20%的村屯打造为示范村屯,50%的村屯打造为环境卫生优良村屯,突破30%的难点村屯,实现活动全覆盖。目前,试点村屯的设施设备有了较大的改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群众的卫生意识有了较大的提升,起到了较大的示范作用。

  选定理事会和议定村规民约,确保有人管事、按章办事。推广“一组两会”屯级互助自治机制,在党小组的引导下召开户主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等,成立村屯理事会,组织开展村屯“清洁乡村”活动。由村屯理事会确定农户的垃圾清运收费标准和方式,收取、管理、使用村民垃圾清运费,聘请村屯保洁员,管理垃圾清运基础设施和设备;制定村规民约,并针对破坏村屯卫生的行为确立处罚方式及标准,约束村民卫生行为,实行民事民办、民事民治。目前,覃塘区已有722个自然屯成立了理事会,占全辖区的89.2%;660个自然屯建立了村规民约,占全辖区的81.6%。

  商定筹资办法,确保多渠道资金办事。通过增加财政投入、联系单位帮扶、社会捐资赠物、群众自筹等形式,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强化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覃塘区共整合“一事一议”资金1500万元,集中投入垃圾池(屋)、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商联组织经济能人捐赠100辆人力三轮车,覃塘镇经济能人捐赠4辆后驱车,东龙镇木板厂、开发区共捐资20多万元、捐赠人力三轮车60辆,覃塘区正掀起社会各界捐资赠物的高潮。目前,覃塘区已有509个自然屯收取垃圾费(每户每月3-5元或每人每月1-2元),占全区的62.9%,三里镇通过与群众签订委托书,委托信用社代收垃圾费。

  聘用保洁员,确保村屯清扫常态开展。采取由村屯理事会聘用管理并核发工资的形式,按每100-200户聘请1名村屯保洁员的基本标准,逐步建立村屯保洁队伍,配备保洁设备,强化日常保洁力量。由保洁员负责村屯卫生清扫,将农户垃圾集中收运到村屯垃圾池,实现乡村垃圾日产日清。目前,覃塘区已有713个自然屯建立保洁员队伍,占全区的88.1%,共聘请村屯保洁员812名,初步构建了“户清扫、屯收集、村集中、区乡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运行系统。

  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活动高效长效开展。按照“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将垃圾清运工作分包给经济能人。覃塘镇将垃圾清运承包给经济能人成立的专业运输公司,标价每年40万元;山北乡将清扫和清运捆绑外包,由村屯保洁队负责清扫并将垃圾从村屯直接清运到中转站,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将收取的垃圾费和市、区财政补助经费直接支付给保洁队。三里镇通过村村联合清运、单村清运以及保洁服务公司清运三种模式处理全镇11个行政村的垃圾。目前,覃塘区从村屯垃圾池到乡镇垃圾中转站之间的垃圾运输业务八成承包给了经济能人或运输公司。

  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还存在着群众主体作用尚未完全发挥、乡村基础设施设备比较薄弱、市场化运作机制亟需完善等问题。

  覃塘区在下一阶段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贵港市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深刻认识“清洁乡村”活动的重要意义,更加深入地组织群众,全面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培养群众自觉参与活动的行为习惯,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加快乡镇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购买人力三轮车、垃圾桶等必要的清运设备;做好覃塘区生活污水处理规划,推进农村污水处理排放系统建设;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加快村屯道路建设。加快建立完善村屯保洁和垃圾清运、圩镇集市规范化管理、“双违”整治等长效机制,保证乡村垃圾管理和收运常态化,圩镇集市整洁有序、管理规范。提高成本意识,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探索“群众保洁,政府补助”的模式,逐步建立起长效经费保障制度。做好示范村屯的整体规划,充分发动社会资源,优先安排经费投入示范村的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将活动列入绩效考评,制定严格督查奖罚制度,对工作落实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通报,责令整改,直至追究领导责任。

  (作者系中共贵港市覃塘区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