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吴飞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展“美丽桂平·清洁乡村”活动,就是把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建设美丽中国”战略任务在桂平具体化。对桂平而言,开展“美丽桂平·清洁乡村”活动,必须紧扣观念转变这个节点,突出工作实效这个重点,突破经费保障这个难点,抓好长效机制这个要点,努力实现“一年见效、两年成型”的目标。

  观念转变上求真,形成干群联动合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着力培育乡村群众的文明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是建设美丽桂平的一个重点。一是做好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自己既是清洁乡村的建设者,更是清洁乡村的受益者;既是建设美丽家园的主体,更是享受美丽家园的主体,变“要我清洁”为“我要清洁”。二是干部要以身作则。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清洁乡村”活动是一项作风工程。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倡导者,更要做实践者、做好表率。实行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度,使领导干部蹲点负责,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形成干群互动的良好局面。三是干群要形成合力。各级干部既要亲历亲为,发动并与群众一起参与清洁,推动活动逐步深入有效开展。

  工作实效上求高,改善城乡环境风貌

  建设美丽桂平,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一是坚持示范带动。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桂平市先行建设10条严管街、10个重点示范乡镇、20个重点示范村、56个重点示范屯,通过示范作用促进全市活动的开展。二是坚持综合治理。加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加大对乱设摊点、占道经营、乱堆放等行为的执法力度;加强集贸市场管理,推进“引摊入市”和“引摊入室”。加强城市道路保洁,全面整治市区主次干道、支路、小巷、城乡结合部和进出城区公路的环境卫生;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配备环境卫生专业管理和清扫保洁队伍,推进城乡垃圾收运与无害化处理。加强乡村河道、田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鼓励探索农村禽畜“清洁养殖”模式。三是坚持全面推进。把“清洁乡村”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与城乡风貌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及工业园区功能规划结合起来,扩大“清洁乡村”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引领农业、工业等各领域逐步形成清洁生产、节能生产新观念、新模式。四是坚持群众主体。通过村民理事会、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建立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组织村民开展卫生评比活动、收取农户保洁费、监督农户“门前三包”和保洁员搞好日常垃圾处理等公益活动,使“清洁乡村”活动持久开展。五是坚持规划引导。根据各乡镇各村屯的实际,编制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地规划中转站、垃圾收集点布点选址,科学配备环卫专业设施数量。参照其他地方成功经验,按80-100户村民配备1名保洁员、每个村民小组设置1-3个垃圾收集点、每个乡镇建设一座垃圾转运站、每3500户配置1台垃圾清运车、每2.5万户配置1台垃圾转运车的标准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六是坚持分级负责。实行户包分类,村包收集,乡镇包清运,市包处理的“四包”保洁制度。

  经费保障上求足,激发乡村工作积极性

  推进“清洁乡村”活动,资金保障投入是关键。一是多方筹措资金。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共建的办法,广泛筹措清洁乡村整治资金。桂平市把“清洁乡村”活动经费列入全市财政预算,今年财政预算列支3000万元作为环境整治资金,为“清洁乡村”活动提供保障。目前,全市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二是拓宽资金来源。在充分发挥财政作为资金投入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筹资、个人捐资、利用民资等各种新办法,不断拓宽投资渠道,整合项目资金,纵深推进“清洁乡村”活动。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以奖代补、配套综合建设等办法,对干部群众观念转得快、行动跟得上的乡村,优先得到资金和项目支持,激励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长效机制上求活,实现卫生保洁常态化

  “清洁乡村”活动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取得看得见的效果、留得住的成果。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把“清洁乡村”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市级奖补、部门扶持、乡镇村共担、居民适当出资”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要指导乡村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农户卫生评比、农村保洁员等系列管理制度,实行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三是建立文明创建机制。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每年表彰一批“星级文明户”示范户,并给予物质奖励。同时,在贷款、公益性岗位聘用、农机购置补贴、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优先享受政策优惠。四是建立考评督办机制。出台乡镇、部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检查评比办法等相关政策,实行月检查、季考评、年总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乡镇、部门年终绩效工作目标考核重要依据和提拔使用干部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在“清洁乡村”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乡镇、部门和村给予奖励,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

  (作者系桂平市市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