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地被誉为地球上的名片,是国际公认的顶级品牌,具有全世界广泛认同的权威性。环江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成功,为环江今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世界级窗口,赋予环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以申遗成功为契机,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生态产业、旅游产业和毛南文化品牌,振兴环江经济。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
做大做实生态产业
环江最大的优势是生态资源优势。申遗的成功,为环江打造生态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环江生态产业做大做实。
一是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借申遗成功契机,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改革和创新,调动林权单位保护管理生态公益林积极性,确保生态公益林安全。同时,通过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和机制,兑现好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管护生态林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是引导和鼓励群众进行珍贵植物品种的育种和栽培。环江喀斯特遗产地里已知的有维管束植物1048种,隶属178科546属;林区内生长有兰科植物48属122种,林区内一些连片分布的麻栗坡兜兰、白花兜兰等是世界极为珍稀濒危兰花品种,以及目前在国内只有环江才有的珍贵树种越南黄金柏等等。类似这些珍贵的植物,若能育苗、栽培和移植成功,市场必定很广阔,必将成为一条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道。
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环江是“飘香之乡”,“五香”(香猪、香鸭、香牛、香粳、香菇)虽久负盛名但尚未形成规模。当前,要用好“世遗”品牌,依托优越的林下生态资源,引导和扶持农民大力发展种养业,使“五香”食品规模化、产业化,让农民发“世遗”财。
发挥“世遗”名片优势
推进国际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
无数事实证明,凡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都是旅游胜地。我们要充分发挥“世遗”名片优势,推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一是高规划建设城市。要从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定位出发,按照《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方案,加快形成环江“一轴两翼”的空间发展格局,将环江建设成为河池市中心城的卫星城,集产、研、商一体化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具有毛南族风情特色的低碳旅游示范县,富有浓郁地方文化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二是高品质规划旅游。结合环江“生态”、“毛南”两个核心优势,定位全县生态休闲和民族文化游的思路,将县内几个重要景区提升到4A甚至5A的景区来规划建设。在自然遗产地建设环江喀斯特自然遗产展示中心,对各景区管理设施、安防设施、监测系统以及遗产地界碑、标识系统、村镇房屋和景观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统筹设计和规划,并新修和改建遗产地公路,将遗产地各景区有机串联起来,使县内景区间车程缩短。
三是高标准培育民族风情村落带。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中国惟一的毛南族聚居县,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多姿多彩。其中,毛南族人的居室堪称中国南方民族民居的杰作。通过深挖毛南族建筑风格,统一规划,以下南乡、思恩陈双民族村为核心辐射附近村屯,着重打造出一批集休闲观光、娱乐体验、饮食、购物消费功能于一体的毛南民族风情村落带。
四是高视野创建大旅游圈。目前贵阳-广州高铁、南宁-北京高铁已经贯通,南宁-河池高速公路也已开通,环江地处两条高铁的交叉节点,南宁-河池高速公路的末端,陆路交通十分便利。同时,桂林、柳州、河池、荔波四个机场正好分布在环江四周,非常便于国外游客入境。申遗的成功使环江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得到极大提高,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环江背靠大西南、南接北部湾、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区内外尤其是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各大旅游区域,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推动环江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振兴,将环江打造成为与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相互补台、两翼齐飞的国际养生旅游目的地,为构建河池国际养生旅游大圈奠定基础。
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精心打造毛南文化品牌
环江毛南民族特色文化丰富多彩。要充分挖掘“傩文化”和“花竹帽文化”等毛南特色文化内涵,以保护和传承毛南特色文化为己任,通过加大投入开展非遗普查和保护名录项目申报、抓好毛南族文化传承的硬件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全力做好毛南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精心打造毛南特色文化品牌。
护好“世遗”品牌
促进永续发展
环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主要目的是要保护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全人类极其珍贵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我们要以对国家、对全世界全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护好“世遗”品牌,促进环江永续发展。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电影、广播、录像、报纸、书刊等渠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来分享环江世界遗产地的自然美、科学美、人文美,从而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自觉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当中。
二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实施“保护性综合利用”(即在保护区内为当地群众发展种菜、养禽畜、修沼气池,发展农家乐旅游等社区服务项目),帮助保护区内的群众脱贫致富,使农民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受益,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大打生态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生态文明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思维逻辑,在发展之中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化县]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在精神,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提升服务质量,释放改革红利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详细】
曹玉娟:缩小珠江-西江经济带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促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针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教育文化、科 【详细】
杨 哲: 借助“世遗”东风 推动旅游兴县
6月23日,由广西桂林、环江和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四部分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曾“养在深闺”的环江喀斯特正式“出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家属中的新一员。环江申遗成功,极大提高了环江在国 【详细】
两广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10月13日下午,两广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实施共同行动计划在广州签署,按照《规划》要求,对涉及两广共同承担的任务,双方共同研究提出了推进规划实施的共同行动计划。这个共同行动计划是两广联合抓好经济带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