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州地处祖国边陲,生态环境优美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长寿之乡,是一片难得的绿水青山之地。龙州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结合起来,全力打造生态长寿之乡,努力把龙州建设成为中国生态休闲健康养生养老度假基地、中国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示范区,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龙州打造生态长寿之乡的有利条件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龙州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边关商贸文化名城,是广西最早对外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在近代史上曾创造了广西最早的海关、火车站、领事馆等20多个“广西之最”,享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的美誉。龙州一直是历代军事重镇,马援在这里征讨,中法战争在这里挥师,孙中山带领同盟会在这里活动,旧桂系陆荣廷在这里发迹,苏元春在这里建筑小连城。一代伟人邓小平曾经两次来到龙州组织领导和发动龙州起义,建立中国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根据地。
气候宜人宜居,自然环境优越。龙州地处广西的西南部,属丘陵地形地貌,热量资源丰富,夏长冬短,四季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温度21.5℃,素有“穿着短袖贴春联”的说法,十分适宜各类人群,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居住、生活。龙州天然养生食品丰富,有桄榔粉、金花茶、乌龙茶、灵芝等生态长寿食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13%,弄岗自然保护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高达60000个,是龙州的超级“绿肺”。境内有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弄岗国家自然保护区、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一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龙州地理位置优越,是通往越南、面向东盟的重要通道。在公路建设方面,全县境内一、二级公路和村屯道路基本硬化,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络。2015年将开工建设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在水运建设方面,龙州—南宁宋村三江口段Ⅲ级航道已列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计划2020年建成。在铁路建设方面,南宁至凭祥高速铁路已经列入广西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1小时直达南宁。在航空建设方面,龙州上金通用机场建设已经列入自治区建设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可实现龙州至南宁短距离飞行和左江、东盟国家旅游观光低空飞行,领略祖国南疆大好河山风光。
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龙州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蜿蜒多姿、风光秀丽的左江;有2000多年历史的壮族骆越文化瑰宝左江花山岩画,目前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被誉为“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连城”的抗法古迹小连城等名胜古迹,被授予全国第二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有邓小平领导和发动龙州起义留下的红八军军部旧址、越南国父胡志明展馆、法国驻龙州领事馆等革命旧址,是中央确定的全国12个红色重点旅游区之一。龙州天琴享誉国内外,被授予“中国天琴艺术之乡”。
龙州是“中国长寿之乡”,社会和谐稳定。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龙州长寿福地,2015年7月龙州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此外,龙州一直以来沿袭着红八军的优良作风,民风淳朴,尊老、爱老、孝老的氛围浓厚,社会治安良好,是理想的休养生息之地。龙州打造“生态长寿之乡”的对策
高标准做好生态旅游、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聘请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高标准对龙州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生养老产业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产业定位、发展目标等,并将规划列入全县“十三五”规划重点工作加力推进。同时,完成乡村生态旅游等规划,积极推进跨国红色旅游、酒店业发展等系列专项旅游规划。
加快生态旅游发展,努力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一是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在彬桥乡、下冻镇、八角乡、上降乡等乡镇大力发展澳洲坚果、桄榔树等林果种植;加大对左江沿岸、道路两旁、县城、乡镇和村屯的绿化,努力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和景区景点的升级改造。充分挖掘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和左江龙州河段自然山水风光,全力打造“发现·弄岗”、上金国际旅游度假区两个生态休闲养生旅游景区。加快推进龙州天琴谷文化旅游度假区、上金古城等项目建设,力争两年内建成一个5A级景区,两个4A级景区,三个3A级景区。三是充分利用龙州县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准同意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的机遇,积极与越南相邻省县进行洽谈,进一步完善跨国红色旅游路线等相关内容,不断发展壮大跨国红色旅游,打造全国跨国红色旅游基地。四是充分利用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把花山申遗区打造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加快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养生养老项目。积极招商推介,努力引进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到龙州进行养生养老城建设,不断拓展生态产业链,把龙州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休闲养生养老旅游基地。二是积极发展健康养生产品。充分利用全国最大坚果进口贸易的优势,大力发展坚果系列健康养生产品,将龙州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坚果贸易交易加工基地;利用龙州“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优势,推广食用菌、灵芝、中草药、桄榔树、金花茶种植,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食品生产。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全面开展水、陆、空旅游交通网立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南宁—龙州—凭祥)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将上金通用机场列入全区首批30个通用机场建设计划并尽快开工建设。加快龙州至崇左航道、龙州县城至上金旅游码头二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完善龙州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二是不断提升住宿、餐饮业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引进河畔酒店等高端连锁住宿企业,推进天琴谷5星级特色酒店项目建设,指导龙鼎大酒店等完成四星级创建工作,引导同顾中央公园、中华城等按四星级建设宾馆。力争到2018年新增2家五星级宾馆,3家四星级宾馆、3家三星级宾馆。三是鼓励景区完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发展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旅游电子商务服务。
加大旅游宣传与营销。着力培育边关文化底蕴浓郁的龙州长寿文化主体,把长寿文化作为龙州建设“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打造。拍摄长寿之乡专题纪录片、旅游宣传片,争取在区内外电视台播映。继续参加上海旅交会等各类旅游交易展销活动,借助南宁“两会一节”、中国水口—越南驮隆商品展销会等平台,大力宣传龙州旅游。探索新的宣传方式和渠道,利用网站、微信等大力推介龙州旅游资源,提升龙州旅游形象。
(作者系中共龙州县委书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江州区委统战部:多举措助推生态乡村建设
为做好挂点村“生态乡村”建设工作,今年以来,江州区委统战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详细】
保护生态环境责任如山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 【详细】
上海农业生态环保有目标见行动
判断上海农业发展方式转还是没转,就看能不能在保供给的同时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这个说法虽不够全面,但确实抓准了上海农业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记者通过市农委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一手抓生产发展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今年以来,上海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 【详细】
[平果县]打造生态城市 建设宜居家园
近年来,平果县稳步推进“一园两城七品牌”(一园:平果工业园;两城:平果大学城、平果体育城;七品牌:工业品牌、城市品牌、特色农业品牌、旅游品牌、教育品牌、体育品牌、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紧紧围绕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广西卫生县城的目标,致力 【详细】
[西林县]主打“生态牌” 发展生态农业助农增收
偏居一隅、交通不便,给被戏称为“省尾”的西林县发展工业带来了重重困难。不过,在这里却有着75.83%的森林覆盖率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