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谢彩文 刘文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5年,南宁市主城区防洪能力将达到200年一遇,贵港市、桂林市主城区达到百年一遇,柳州市、梧州市主城区达到50年一遇以上,31个重点防洪市县和其他46个一般防洪市县达到20年一遇标准,一般防护区达到10年一遇标准。这是“十二五”时期广西水利改革发展设定的目标。

  要达到这样的防洪能力,全区五年间要建设一批堤库结合重点防洪工程,重点治理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形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

  除防洪安全外,确保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是“十二五”广西水利建设要实现的目标,我区除水害兴水利进入决战期。

  从今年算起五年内,我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初步形成,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城乡供水体系基本建立,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全区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控制在320立方米、150立方米以内。


  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新增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50万亩以上,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在2460万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5以上。新增农村水电装机60万千瓦。

  届时,全区主要江河水功能区明显改善,重要江河水库水功能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60%,主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实现采补平衡。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基本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初步理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