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何秀 苏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机关干部、义工带动村民一起把路边草丛里的垃圾清扫干净。

 

  “清洁乡村,美丽南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10月27日,南宁市青秀区部分机关干部携手八桂义工,开展“建设美丽南宁 我们在行动”户外清洁活动,70名义工来到青秀区刘圩镇禄强村,与村民们一起除草清污,清理池塘沟渠,清运田间垃圾。与村干交流时,义工们发现,该村每天三次用三种语言广播宣传清洁乡村事宜,很见效果

  村头村尾有垃圾箱

  当天一大早,义工们就来到禄强村,只见村里道路均已硬化,水泥路干净,并没有猪牛粪满地、鸡鸭乱跑、果皮遍地的脏乱差景象。每隔一段距离,路边就设有崭新的垃圾箱,几个老翁正拿着香蕉皮、糖纸等慢腾腾地走到垃圾箱处丢放。

  据刘圩镇党委书记贺明球介绍,禄强村共有8个自然坡,全村人口2500人。自8月开始在村内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了垃圾箱后,村民渐渐养成了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义工村民一起清理垃圾

  禄强村实行村民门前“三包”后,门前屋后较整洁,道路也清理得较干净,但是路边的草丛、空地、田间仍残留有不少垃圾。因此,当天义工们主要任务是将道路两边的杂草铲除,把塑料袋等垃圾清运至垃圾池。义工吉女士早已准备好自己的工具:一把铁夹、一双筷子、十多个垃圾袋。对于清洁垃圾,她最熟门熟路,平时走在街上看到垃圾她会顺手捡拾丢进垃圾箱。

  村民何容英拿着铁铲将路边堆积的落叶一一清理干净。她告诉南国早报记者,村里每周都会组织打扫村道两三次,自家的猪粪、牛粪,村民也会定期清理。村里原来建有8个垃圾池,今年增建至17个,更方便村民集中堆放垃圾。

  每天广播宣传村民变化大

  据介绍,从6月开始,村里每天早中晚三次广播,用普通话、壮语、白话滚动播出宣传清洁乡村的事宜,村干部还会着重表扬一些表现好的村民,并督促村民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广播效果蛮好的,村民们越来越注意环境卫生。有时候从田里收工回家,看到路上有牛粪,大家也会顺手铲干净。”

  有村民说,原来大家都习惯随手把垃圾扔在路上,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刚实施清洁乡村计划时,村里还有不少家庭不习惯“自扫门前雪”,但看到周围其他村民门前清扫得干干净净后,就会觉得脸红,慢慢地就自觉清理了。如今,如果谁再往地上随意扔垃圾,自己都会觉得别扭。

  贺明球介绍,村里会督促村民持续开展清洁家园、水源、田园行动,改善人居环境和田园生态,提高乡风文明水平。义工们来到村里参与清洁乡村,能起到带动作用,有利于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其中。

  记者在村里看到,一个露天厕所仍有臭味,贺明球称,该村的硬件设施还较落后,公厕的建设和整治是一个大问题,公厕的改造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