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位于蝶山区夏郢镇凤凰村的梧州大自然品牌蔬菜基地看到,去冬种植的菜心、芥蓝、空心菜、麦菜等叶菜类的采摘已经接近尾声,部分菜地已经清理,并种上新的品种,两台大型拖拉机正在整理菜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大自然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卫军说,近期,蔬菜开始换季,蔬菜上市量逐渐减少,该基地现在每天的上市量约200多公斤。在蔬菜换季时,叶菜类价格也较高,其中菜心为每公斤8元。
“随着季节的转换,气温逐渐升高,不适宜大面积种植叶菜类,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决定种植新的品种———水果玉米。这种新品种在市场上较受欢迎,价格也相对较高,但也有技术难度,成熟后必须在三天内采收完成。”钟卫军告诉记者,4月至9月期间,计划在250亩的基地上,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从错开播种时间的方式,种植水果玉米,确保每天都有新鲜玉米上市。目前,该基地刚种下水果玉米,但已经有超市、企业联系,实现订单式农业发展。
钟卫军还介绍,今后,基地将根据气候变化和市场的需求,种植受欢迎的农作物新品种,树立特色农业品牌。同时,从现在起,加强未开垦的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土地平整、安装喷淋设施、冷库等,扩大基地面积,种植更多的特色蔬菜和特色农作物,树立梧州农业特色品牌。
其实,除了大自然品牌蔬菜地扩大基地面积,根据季节调整种植品种外,岑溪市、蒙山县、藤县、苍梧县等县(市)原有的品牌蔬菜基地进行季节农作物调整,改种水果玉米、时令蔬菜、供港蔬菜等,并按照连片租地、规模开发、冷链化运销、企业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的“工厂化生产”方式,加大品牌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引导品牌蔬菜基地按产业化、品牌化的要求组织生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投产的品牌蔬菜基地面积达7510亩,今年我市将新增品牌蔬菜基地3000亩,使全市品牌蔬菜基地达到1万亩,品牌蔬菜基地不但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样板,还创新返聘租田农民当工人、与公司合作种植等模式,实现政府、企业、农户多方共赢。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梧州市: 共推智慧医疗健康养生产业发展
4月22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俊华和市长朱学庆会见微软全球医疗行业副总裁尼尔·乔登等企业高管,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医疗和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进行了友好交流。 【详细】
PPP模式在梧州市实施初步建立项目库
“新常态下项目建设和资金筹措要创新思维和方式,推广PPP模式有利于项目建设精细化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使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在日前我市召开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学习培训班上,授课老师讲解了PPP模式的意义。 【详细】
梧州市与佛山市深化合作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4月15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代表团到我市,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共谋双方合作大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详细】
3月梧州市CPI同比上涨1.1%
4月13日,国家统计局梧州调查队发布居民消费价格调查统计情况,3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1%,低于全区0.4个百分点,在全区14个地级市中列第九位。 【详细】
一季度梧州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预计总产值同比增长10.8%
“1至2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8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43亿元,同比增长8.2%。预计一季度,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5亿元,同比增长10.8%。”市工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