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7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文烨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苏桥福龙工业园远景。一个个工业园区的建设,促使桂林一个个乡镇经济实现了腾飞。一群在苏桥福龙工业园上班的农民工下班走出公司大门。如今,农民工已成为桂林各工业园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原标题: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

    ——— 桂林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农民工转移就业报告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 、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即日起,本版推出“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系列报道”,力求真实记录桂林城镇化步伐,为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提供可供借鉴的生动实践,探索一条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桂林道路。敬请关注。

    近年来,我市审时度势,加快了以乡镇集镇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从去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推出了13个城镇化示范乡镇“书记工程”,强势打造经济强镇、产业强镇、旅游强镇、特色强镇,全年实施项目295个,完成投资近10亿元,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产业带动和地域民族特色更加突出,一批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舒适、宜居宜业的示范乡镇加快建设。我市苏桥、马岭、中峰等乡镇,就是通过发展工业园区,吸纳当地富余农民离开土地,在企业就业挣钱,成为现实版的产业工人,真正实现农民工的市民梦、创业梦和安居梦。

    “苏桥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我的市民梦、创业梦和安居梦”

    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错落有致,一排排靓丽洋气的新商品楼房整齐划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新街道干净整洁,一个个民生基础设施在开工兴建……整个小镇呈现出一派“以产业兴城,促产城互动”的生机勃勃景象,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小城镇初现端倪。这就是记者3月21日在永福县苏桥镇看到的喜人情景。

    “苏桥这个原本不发达的农村小集镇,通过建设工业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吸纳99家企业入驻,其中已投产53家、在建46家,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8亿元,成为永福目前最富有的工业集镇。”苏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苏桥工业的大发展,有效促进了苏桥一带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苏桥镇共有4500多当地农民工长期在企业务工,促使集镇常住人口从3年前的约1000人,增加到现在的2700人以上,集镇区域已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平方公里。去年以来,苏桥的企业通过“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近1000人,其中农民工超过三分之二。

    把家安在苏桥春天里小区的小韦对记者说“我是一个山区的农民,非常向往城镇的市民生活。前年,我和妻子来苏桥,在一家企业找到满意的工作,夫妻月收入有4000多元。去年,我已在苏桥购置了一套90平方米的商品房。苏桥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我的市民梦、创业梦和安居梦。”

    “长水岭工业园区的建设,让我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3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荔浦县马岭镇境内的长水岭工业园区采访。据荔浦县委有关领导介绍,该园区是荔浦县目前最大的工业园区,面积达6000亩,目前已入驻企业28家。

    租房住在马岭街、在长水岭工业园区打工多年并已成为企业中层领导的农民工小唐感慨地说“长水岭工业园区的建设,让我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我和附近许多农民一样,不仅成为天天有班上的工人,而且还定居在镇上,已彻底告别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记者采访获悉,该工业园区的企业每年与马岭镇农民签订上百万吨的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带动了全镇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此外,该工业园区还借助位于马岭镇的自治区重点职业技术学校的优势和人社局“春风行动”,加强对农民及镇区常住人口的技能培训,为园区量身打造了大批合格的工人,其中马岭当地农民就业人数就达3700多人,使许多农民在家门口当起了“产业工人”。随即,以打工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房屋租赁、饮食、娱乐、物流、购物等产业借势迅猛发展,形成了马岭以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副中心集镇。

    去年11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到马岭镇考察后,荔浦加快了长水岭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9%;企业税收2560万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00元,增长13%。马岭镇被评为荔浦县2013年招商引资先进乡镇。

    “通过在企业当工人,我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市民梦”

    “资源县以实施‘书记工程’为契机,以发展工业产业为引擎,努力践行‘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的办事理念,强化两个工业园区建设。中峰乡特色城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3月23日,记者在资源县中峰工业集中区采访时,资源县委领导介绍说。

    资源县中峰工业集中区由中峰工业区和枫木冶炼区两部分组成。目前,这两个工业园区已进驻企业24家,吸纳就业3000多人,其中在企业上班的工人有1000多人,在工业园区从事建筑、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农民工有2000多人。2013年,中峰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1亿元,使这个原本经济不发达的农业乡成为资源县富有的工业重镇。

    在中峰工业集中区上班的刘先生告诉记者“通过在企业当工人,我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市民梦。我在企业不仅学到了多门技能,有了较好的收入,而且还在中峰街购地建起了自己的楼房。”

    现代产业工人的聚集促进集镇基础设施大发展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在苏桥开发区企业打工的农民纷纷在集镇所在地购置房产或租房长期居住,形成了现代产业工人的聚集效应,促使政府采取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永福计划在苏桥集镇所在地建设汽车站等21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其中一期建设的13个项目现已基本完成,让苏桥集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量企业入驻苏桥后,政府已引进9家房地产公司到苏桥开发房地产,还为我们失地农民建起了5个环境优美的安置小区,村民不仅有了居民户口,家家有新房居住,而且大部分还在园区的企业或者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有的还购买车辆依托园区从事短途运输,有了不错的收入。”树桥新村村民于先生说。

    为搞好马岭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自去年以来,荔浦在马岭集镇所在地投巨资建设项目达100个,目前已完工35个,正在实施的36个,计划总投资达14.3亿元。

    为促进在企业务工的农民工安居乐业,资源县去年在中峰乡集镇所在地投入基础建设资金1.27亿元,大力实施大庄田—龙溪公路、中峰乡客运站、垃圾中转站等19个民生项目。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众多农民工在集镇上购房置业,促使中峰乡集镇的常住人口由20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50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6%,城镇化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重视产业培育 让农民实现市民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也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产业的培育和公共服务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地解决好农民进城以后的就业、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问题;也只有把城镇的产业发展壮大了,把公共服务搞好了,把功能完善了,才足以吸引附近的农民搬进城镇。

    城镇化必须要靠产业来支撑,有发达的产业支撑才能实现强劲的就业。市工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工业产业来提振城镇化,是桂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苏桥、马岭、中峰等乡镇通过工业产业的强劲发展,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基础设施的大改变,促使大量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其中一部分还入住城镇,共享现代城市文明,过上名副其实的现代市民生活,既促进了居民的消费档次,又有效拉动了内需,是打造桂林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