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闻在那坡县南部种桑养蚕大乡百合乡有一对年过七旬的黄氏夫妻,种桑养蚕年收入超过2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桑养蚕户。日前,笔者趁着今年首批春蚕上市之际,幕名来到了该县百合乡百合村谷帮屯。
初次见到这对老夫妇时,着实让笔者大吃一惊,一个耳聋,一个驼背,但从这里就不难看出他们平日里的艰辛。
“今年两老养第几批蚕了每批养多少张每批次有多少收入”笔者问。
“现在是第三批,每批一张,今年气候好,前两张每张都有120多斤,每张收入2500元左右。”黄老汉回答道。
“怎么不见您们的小孩,就俩老自己养吗”笔者问。“我们家共有4亩田地都种桑了,现在我们俩还能应付过来,大家都揍在一块不划算,就让儿子和儿媳趁着还年轻一起外出务工了,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收入。”
该乡百合村包片村干李建腾告诉笔者:“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引导和鼓励群众种桑养蚕,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尝到甜头的农户热情高涨。目前,全村的桑园面积近2000亩,黄老汉就是种桑养蚕户的典型。几年前,蚕茧价格持续下跌,一部分农户挖桑种粮,但黄老汉有自己心中的算盘:一斤蚕茧5块钱也是钱,挖掉桑园太可惜。后来随着蚕茧价格的逐步回升,黄老汉信心更足了,按照这2年的蚕茧价格都在每斤18元以上,黄老汉夫妇俩4亩桑园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一年下来人均纯收入就超过1万元。”
“黄老汉的身体状况并不佳,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做出了如此惊人的壮举”“他们是有分工的,黄老汉耳聋,但还能做些挑桑叶之类的重体力劳动,黄阿婆驼背,但她可以从事一些采桑叶、喂蚕的轻活,几十年来,他们夫妻俩一直都是这样相互搀扶过来的。”黄老汉所在村的村干告诉笔者。
笔者出于心疼对黄老汉夫妇说:“两老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也该歇歇了,你们的晚年还有孩子们照顾。”
出乎意料,黄老汉却向笔者道出了这样的心理话:“种桑养蚕钱来得快,政府不仅免费给种桑养蚕户提供桑苗,还给一定的化肥补助,不能辜负党委、政府的一片好心啊!趁着现在还能做些体力活,我们也想多挣些钱为自己今后养老,减轻孩子们一些负担。”
采访结束后,笔者在沉思:有了黄老汉这样的厚实和执着的农民,何愁百合的农民增收没有希望我们衷心祝福像黄老汉这样的农民闯出的致富路越来越宽,百合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新县:搞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加快边民脱贫致富步伐
长期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旅游业主导、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决贯彻落实区、市扶贫生态移民政策精神,把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边境群众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详细】
段友忠:走进大石山区的致富领路人
“在段书记带领下,我们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指日可待。”一封请愿书饱含感情地述说着村里修道路、通自来水、建金银花加工房、建篮球场等大大小小的改变。“真心希望段书记能留下来,继续带领我们开创出一个富裕幸福的新内双。”信件落款为“内 【详细】
[平果县]倾力为民搭建“科技致富桥”
今年以来,平果县以培养农村经济发展生力军、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千方百计搭建“科技致富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详细】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温炫亮: 梦想果园 激情创业
他,种植双季葡萄,发展“鹿寨蜜橙”,用心服务社员,致富不忘乡亲,前不久荣获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他,就是鹿寨县四排镇思民村六马屯振六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鹿寨县五棵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温炫亮 【详细】
南丹县“一村一品”成为致富新引擎
日前,笔者在南丹县罗富乡坡旁村村民宁昌全的瑶山鸡养殖场看到,10多亩的灌木林地里,一群羽衣闪亮、体格健壮的散养瑶山鸡在树林里觅食,不时传来欢快的鸡叫声。宁昌全乐滋滋地说:“养一只瑶山鸡能赚30元左右,比在外打工强多了。”他的养殖场于2008年创建,目前,瑶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