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28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记者 陈 媚 通讯员 莫凌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伦建(左前2)等一行在段友忠(右前2)陪同下到内双村指导工作。

  通讯员覃晓宁 摄  

  ▲段友忠(中)在指导农民种植桑树养蚕。

  通讯员覃晓宁 摄 

  这是一封带着泥土气息的“请愿书”:

  “在段书记带领下,我们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指日可待。”一封请愿书饱含感情地述说着村里修道路、通自来水、建金银花加工房、建篮球场等大大小小的改变。“真心希望段书记能留下来,继续带领我们开创出一个富裕幸福的新内双。”信件落款为“内双村全体村民”。

  内双村是马山县加方乡一个小山村,村民来信中所说的“段书记”就是2012年4月南宁市总工会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段友忠。3年来,段友忠把派驻村当家乡,身入心入情入,想干实干苦干,赢得了群众交口称赞。

  “带领村民致富是我的第一要职”

  石山,石山,还是石山,蜿蜒的盘山公路如绸带般缠绕在青山峭壁中,把人带入了大石山区深处。4月初的一天早上,记者一行走进段书记派驻村——马山县加方乡内双村。

  加方乡内双村地处马山县东部大石山地区,属国家级贫困村,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地表干旱,很多农作物无法种植,生产生活用水全靠等天下雨,农民年人均收入不到2300元。昔日全村所有的屯路没有一条是沥青或者水泥路,都是群众自行打碎石子铺设的砂石路,仅能行人,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要致富,先修路!段书记把村民最期盼的事记在了心头。”内双村党支书刘学明说起段书记的业绩如数家珍,3年来,“第一书记”筹集各项资金投入内双村基础设施建设超过550万元,把从乡政府到村委的8公里山路大部分实现硬化,没有硬化的一小段也铺上了砂石;建好了通屯水泥路7条,通屯砂石路1条;翻新了800立方米农业用蓄水池;更换了群众生活用水公共水管两条,总长1000米,惠及60户400多村民……

  “路修好,农业灌溉、生活饮水都没问题了,带领村民致富是我的第一要职。”段友忠告诉记者,如何把低收入的田地变成高收入的产业,曾是摆在他面前的最重要课题。

  经过段友忠和村委集体论证,确定内双村“十二五”扶贫产业增收思路为“种植为主、养殖为辅、人人参与、户户增收”,并初步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全村排仗、古排等6个屯推广种桑养蚕,其余12个屯连片种植辣椒、金银花。

  刚开始,不少村民抱着质疑的态度观望。段书记贴心地和村民们算起账来:种玉米轻松,但一年下来收入每亩不过600元左右。种桑养蚕辛苦,但年每亩收入至少是种玉米的3至4倍。

  “你们种桑养蚕如果亏了,我负责;赚钱了,你们拿走!”为了打消村民种桑养蚕的后顾之忧,段书记和村委提出了无风险种桑方案,也就是村民种桑养蚕,一旦不成功或效益差,由村委负责补偿,补偿标准为村民种玉米的年纯收入。同时还为种桑养蚕的村民发放饲料。这个方案同样适用于种植辣椒的村民。

  一时间,内双村村民积极性高涨,种桑和辣椒的面积大大提高。其中种桑养蚕由2012年的47亩10多户发展到今年的300多亩80余户;发展种植小米辣椒150亩,结束了以往单一种植玉米的历史。村民的口袋也空前“鼓”起来。全年单种桑养蚕收入达5000元以上的50户,超1万元的农户达20多户。截至今年3月,内双村实现村民年纯收入6000元,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了市委下达的农民增收指标。

  众人拾柴火焰高。组织的关怀与支持是段友忠开展工作的强大推动力。作为定点帮扶单位,市总工会对内双村扶贫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党组会,听取汇报,制定扶贫工作计划,给予项目建设足够的经费。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伦建三度进村检查工作。每个季度都有一名党组成员带党员到村里走访,了解群众生活疾苦。3年来,市总工会共划拨扶贫专项经费47万元,这些资金全部落实到了各个具体扶贫项目中,并产生了显著效果。

  “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

  金银花烘焙加工房、篮球场、村委大楼、农村书屋、蓄水池……几处崭新建筑物成为内双村新农村建设的最好展示。

  内双村田地里,长势郁郁葱葱的金银花变成“经营花”。但问题又来了。每年金银花进入采摘期后急需人手,村民采了金银花后大都来不及晾晒。

  “如果我们村有一台金银花烘干机就好了!”村民不禁感叹。段友忠闻之立即向市总工会汇报情况,申请支援。不久,一台崭新的金银花烘干机就运抵该村,在段友忠的积极推动下,村里还建起了金银花加工厂房一座。

  “烘干机正式投入加工生产,解决了长期以来靠硫黄人工烘干的历史,省了不少人力物力,使得群众的金银花单价创下历史新高。”村干部蒙文飞告诉记者, 2013年全村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100多亩。

  在内双村采访的过程中,让记者最为吃惊的是,不仅村委会,就连不少屯里都建设有标准篮球场。

  “这是段书记提倡的一万元‘撬动’一个篮球场的成果。”刘学明告诉记者,段友忠抓住过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过年的时机,召开座谈会,与外出务工青年聊建设、聊发展。“哪个村屯建设篮球场,村委就支持1万元。”在段友忠的倡议下,排仗屯的外出务工青年你1000、我800的捐款,很快捐款额达到2万多元,而留守老人们则主动出力参与平整土地、运送材料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屯群众也纷纷表示愿意效仿排仗屯的筹资模式建设本屯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如今,村里像这样的篮球场就新修建了3个,还有一个屯的篮球场正在修建中。

  “迎春篮球赛、迎春游园活动……有了自己的篮球场,今年过年我们内双村的900多村民过得有滋有味。”古排屯老人刘瑞云自豪地说,春节期间,外出打工的孩子们回来团聚,都夸家乡变化大。

  “‘第一书记’说话算数,现在村里变得干净多了。”村里60多岁的蒙奶奶告诉记者,因为段书记给村里购买了垃圾桶,落实了专职保洁员,还购买桃树绿化公共水池,把昔日臭水池变成了今日的桃花园。

  “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既然是‘第一书记’,就该为村里做点事。”段友忠说。目前,段友忠还为内双村争取到了绿化村屯一处,新建村委办公大楼项目(在建),年底为村民增建一个大戏台。

  群众冷暖总关情

  作为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段友忠牢记使命,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把村民当作自己亲人。每每进村,段友忠都要买些肉类带进去,在群众家搭伙吃饭,聊聊家常,聆听村民心声;遇到群众建新房,自己干不了重力气活,就索性捐资200元作为帮工一天;村里活动有困难、村民生活有困难,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先后为村委会捐款2000元,为屯里捐款1000元,为五保户捐款600元,为孤儿捐款500元……

  在“五一”、国庆节、中秋节以及春节前后期间,段书记请来市总工会全体党员看望慰问村民6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2万多元。此外,还给村民们送来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电影和文化书籍。

  “我把村民当朋友,村民也把我当自己人。”段友忠笑着说,要真正了解村民的想法,必须让他们觉得你就是他们的家人,你为了“家人”的幸福和发展着急上火,他们就会把真心掏给你,并帮助出谋划策,与你共同面对困难。

  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绩,得到了组织高度认可,段友忠连续荣获“南宁市优秀指导员”称号。2014年4月任期结束,内双村村民对段友忠万般不舍,联名上书要把段书记留下来,于是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而早已把内双村当作第二家乡的段友忠也放不下这里的一切,主动请缨再任一届第一书记。请示批准消息传来,小小山村一片沸腾。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相关部门将对扶贫定点村进行全面验收。段友忠的到来,不仅给马山县加方乡内双村的村民带来了好政策,还帮助他们不断探索致富的新路子。这位从工会干部“转身”而来的第一书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接地气、办实事。在他的带领下,内双村村委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村民看到了新农村美好的发展前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