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瑶族乡“靠山吃山”让瑶胞鼓起钱袋子
都说漓江天下美,最美不过漓江源。位于漓江源头,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南麓的广西兴安县华江瑶族乡,近年来依托自然环境优势,“靠山吃山”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 【详细】
凌云县唱响产业富民曲 圆了和谐家庭梦
为进一步加大对城乡妇女金融需求的支持力度,改善城乡金融服务环境,实现农行业务发展和城乡妇女工作的双赢,鼓励妇女投身经济新领域、新业态,带动妇女就业创业发展,实现“留住妈妈,关爱留守老人儿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百色经济发展,今年7月,农行百色分行、 【详细】
田阳“南菜北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田阳县充分发挥“南菜北运”基地作用,带动了运输、饮食、旅游、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本县及周边近10万农户参与市场大流通,促进了全县农民增收致富。在“南菜北运”项目的带动下,全县农民人均种菜收入从2000年的600元提高到2014年的4205元 【详细】
兴宾良塘乡:打造“名片”奔富路
10月26日,笔者在良塘乡北合村美国紫薇种植基地看到,上万朵紫薇花争相绽放,一串串红艳艳的花儿缀满枝条,远远望去灿若云霞。基地负责人覃耀强一脸灿烂:“今年基地种植的100多亩美国紫薇长势喜人,预计年产值达1000万元,收入非常可观。” 【详细】
忻城县马泗乡:特色种养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10月16日,笔者走进忻城县马泗乡塘岭村的养鸡场,老板韦现祖正在忙碌将一箱鸡蛋装上车拉往柳州等地。他乐呵呵地介绍说,他养了5000多只蛋鸡,通过科学养殖效益高,每天收获鸡蛋3200多个,去年净赚20多万元,腰包越来越鼓了。这是该县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种养业,促进农民增 【详细】
罗城:“抱团发展”让农民抱上“金果果”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时下,正是蜜橘收获时节,10月11日,记者走进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大境村泥秋屯后山上的农旺橘园,只见漫山遍野黄澄澄的“金果果”压弯了枝头,呈现出一派“绿树枝头万点金,满山尽披黄金甲”的景象。在橘园里,社员们正忙着采摘、搬运、装箱并准 【详细】
环江特色水果助农增收致富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一批批老板陆续慕名前来。“听了广西金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介绍,知道这里的红心香柚质量上乘,所以过来看看。”近日,前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和平村东高移民场查看红心香柚的覃老板说。 【详细】
鹿寨江口乡:生态链上拓财路
进鹿寨县江口乡丹竹村的生态农业示范园,200亩油葵和观赏葵含苞待放,200亩糯玉米已陆续成熟……村党总支书记李明开说,依托“生态乡村”建设,丹竹人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走上一条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的新路 【详细】
龙胜:远教平台为群众搭建发家致富“空中桥梁”
“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我学会了辣椒的种植技术。今年我种的辣椒可以卖2块多钱一斤呢……”近日,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庖田村的辣椒种植户石潘益高兴地说。近年来,该县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发挥远教平台助农增收作用,不断提升远程教育的学用转化效果,有效 【详细】
乐业县民生水利筑牢群众致富基石
“哗啦啦……哗啦啦……”山涧里蹦跳着欢快清澈的溪水,顺着山腰上的水渠和山脚下的灌溉渠道流向同乐镇六为村生机勃勃的田野。新建的八万山山塘和除险加固后的六为水库,为六为村特色产业园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 【详细】
平果:奖扶政策带动蚕农增收
“今年的蚕茧收益很不错,我养了2张幼蚕,产出鲜茧160多斤,收入3000元。下一步我将扩大养蚕规模。”平果县坡造镇贤强村的老黄高兴地说。 【详细】
浦北县福旺村:合作社领路 荔浦芋富农
“我们的工钱都是按天来算的,每天最少有80元,基本上每天都有活干。”8月12日,笔者在浦北县福旺镇福旺村的荔浦芋头基地,看见妇女们正蹲着在地上忙着收获芋头。说这话的妇女姓林,在福旺村层层山峦背后,一群农村妇女组成浦北县绿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她们每天在地 【详细】
金城江里仁村:“四抓四提”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近年来,金城江区东江镇里仁村坚持“四抓四提”,探索出发展桑蚕、甘蔗和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及新兴旅游产业的格局,群众生产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详细】
博白凤山镇:橘红是宝贝 带来大“钱景”
橘红,俗称毛柑,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橘红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价格也保持在高位运行,博白县凤山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橘红种植,小小橘红给村民带来了大“钱景”。 【详细】
鹿寨县寨沙镇: 生态链上拓财路
“我们将依托浪洲屯11株千年古香樟树,做好生态乡村休闲旅游文章,11月养完桑蚕后,就组织村民开挖勾整荷塘种植九品睡莲,建设农家乐,目前林业部门正在对这些古樟树实施保护工程。”8月2日,鹿寨县寨沙镇六往村支书古世坤说,该村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在生态链上拓展 【详细】
岑溪梨木镇: 乡村树旗帜 带富增收入
“村党支部招商引资在村里办厂,现在我在厂里工作每个月工资有3000元。”岑溪市梨木镇双元村天窗五组村民赖楚杰在双源山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边干活边向笔者介绍。目前,双元村有30多人在该公司就业,既方便照顾到家人,又增加了收入。 【详细】
金城江区拔贡镇: 特色养殖成富民新产业
8月2日,在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有“鲟鱼大王”之称的韦子念盘点上半年收入:“商品鱼卖出2万多公斤,总收入超过100万元。”拔贡镇依托“纯生态”优势,发展鲟鱼、竹鱼、龟鳖、豪猪、野猪、蛇等特色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详细】
龙州板旧屯:特色种养助农增收
今年以来,龙州县彬桥乡安镇村板旧屯以产业扶持为契机,大力打造特色种养业。截至7月20日,共培育坚果树苗70多万株,已售中鸡、成鸡1.3万多羽。 【详细】
那坡百合乡促农增收出实招
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那坡县百合乡按照精准扶贫工作部署,采取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引进企业兴办土特产加工厂、完善市场运作机制等措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详细】
灵山县烟墩镇茅针村: 青竹“编”出致富路
这事要从16年前说起。彭勇生是灵山县烟墩镇茅针村村民,1999年,初中毕业的他前往广东打工,一晃就是10多年过去,他依然一事无成。很多人在外打工混不出样子就不敢回家,但彭勇生回来了。他面对残破不堪的瓦房,还有讨不上媳妇儿的嘲笑,就在山里砍起了竹子,靠编竹篮, 【详细】
邕宁区中和乡: 生态好 致富快
“我们村最近硬化了村道,并完善了屯内排水设施。”6月24日下午,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平天村党支书孙庆华说。目前该村通过村民集资、企业捐款、政府出资、一事一议等筹集资金120多万元,用于全村巷道硬化、排污设施、路灯安装等项目 【详细】
田东县小额信贷“贷动”农民奔富路
农民贷款难,银行放贷难。难的根源有两个,一是在农民没有资产可以抵押、担保,放贷风险高;二是农户信息和银行信息不对称,审贷时间长,放贷效率低,交易成本高。然而,在田东,这“两难”却不见了踪影 【详细】
德保巴头乡油桃产业助农致富
时下,正是油桃成熟季节,笔者走进德保县巴头乡油桃种植示范基地,放眼望去,一棵棵油桃树被一个个光亮红润的油桃果压弯了腰。油桃林里,果农们有的采摘油桃、有的装袋、有的装车搬运,一片繁忙景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