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连日来,天峨县四家班子领导紧紧围绕《以“三严三实”作风推动全县经济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纷纷下乡为基层党员干部讲授“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落实“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和努力方向 【详细】
江州区加强甘蔗田间管理保增收
5月18日,在江州区罗白乡罗白社区横塘屯“小块并大块”宿根蔗田间管理现场,三三两两的蔗农在甘蔗地忙着进行查苗补苗。不远处,一辆大型中耕机在甘蔗地里来回穿梭,所经之地,甘蔗垄都被翻犁并洒好了肥料。半天的时间,一连片甘蔗地蔗农很快完成了追肥、破垄等工作 【详细】
右江区助推农民多渠道致富
右江区地处百色市所在地,是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中心。近年来,该区农民依托丰富的农业信息、殷惠的农业政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增收致富。据统计,2014年该区农业总产值达37.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41元 【详细】
宁明县东安乡: 穷村迈富路 齐心建新村
走进宁明县东安乡百合村派时屯,满眼生机勃勃——望不到边的甘蔗“双高”种植基地丰收在望,屯里新摊铺的水泥村道纵横交错,一幢幢新建的钢筋水泥民居楼房掩映在绿树翠竹中…… 【详细】
红城杂谈: 培养能人村干 带动一方致富
目前不少贫困地区积极谋求改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但困于知识的局限、缺乏科学规划等因素,东挖一镐,西刨一犁,寻求致富之路仍然茫无头绪,尤其是在基层组织涣散的村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层面的高度重视 【详细】
兴宾区五山乡古村水库移民村探索致富路见闻
近日,在兴宾区五山乡古村水库移民村田间,村民正忙碌着,有的在给葡萄施肥,有的抽水灌溉、清理杂草……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详细】
大新县榄圩乡村民种植葡萄走上致富路
“你看,这串提子要把里面的小提子摘掉,保证每穗的果粒均匀大小一致。”5月5日,大新县榄圩乡吉利旺红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晓玲,顶着烈日向村民详细讲解如何给红提蔬果。
【详细】
昭平蚕丝织成“富裕梦”
近日,在昭平县春来丝绸有限公司搬迁新建的工地上,笔者见到现场机器轰鸣、尘土飞扬,一台台挖土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振臂作业,一台台重卡满满的载着土石方频繁地来回穿梭……一番繁忙的景象。 【详细】
南丹3万名农民乘上科技致富“快车”
4月30日,在南丹县城关镇中平村蛮拉屯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一箱箱包装整齐的番茄、黄瓜,被前来收购的外地商贩装运上车,一旁的菜农吴小敏数着手里的钞票,笑得合不拢嘴 【详细】
从“高山深谷”到“橘子洲头” 三只羊乡激流勇进创辉煌
汽车从县城上河都高速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地界,下高速沿着平整的柏油马路再走10多分钟便到了乡政府所在地。素有“高山深谷”之称的三只羊乡如今变成了具有交通区位发展优势的“橘子洲头”,正以崭新的姿态喜迎都安60周年县庆的到来。
【详细】
靖西南坡乡发展山豆根种植拓宽群众致富路
近年来,靖西县南坡乡在主打“水果+桑蚕”两大特色产业牌的同时,积极探索山区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山豆根好生长于山地、石缝,适合在石山地区种植”的特点,把山豆根种植作为拓宽群众增收的亮点打造 【详细】
江州太平街道:推进精准扶贫帮助农民致富
连日来,江州区太平街道以全国“两会”精神为统领,主动适应新常态,立足街道扶贫工作,以实干实绩汇聚振兴发展正能量 【详细】
德保龙光乡多措并举促农增收
德保县龙光乡因地制宜谋发展,立足实际抓产业,大力引导农民走上主导产业基地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畜牧养殖现代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详细】
田林浪平乡:桃花争艳游人醉 果农创收乐开怀
阳春三月,气温宜人,正是田林县浪平乡寿桃桃花盛开的时节。近日,笔者来到浪平乡寿桃合作社最大的种植基地——岑王老山脚下那英屯和八告屯寿桃产业园区。还未进屯,远远的就看到到处是一派花团锦簇、艳丽迷人的美丽景象,慕名前来赏花的各地游人络绎不绝。他们一边倾听 【详细】
忻城县尚宁村:农民“上班”月入三千
在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板六屯,100多户农户将自己承包的田地出租给广西景建园林工程公司种植百香果,200多名群众再返回基地种百香果领工资。该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种植千亩连片百香果。 【详细】
桂平下湾镇:生态农业支撑农民致富梦
“这些施农家肥、不喷洒农药的无公害蔬菜销路特别好。”“这些木薯可为酒精厂提供生产原料。”“这些猪粪,以前送都没人要,现在供不应求。”近年来,桂平市下湾镇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农民的“钱袋子”也随之鼓了起来。 【详细】
融安:上山采蕨菜收入可观
雨水过后,天气回暖,农民们开始进入春耕备耕季节。然而,对于大将、雅瑶、板榄、大坡、浮石、长安等12个乡(镇)的一些山区的农民来说,却又多了一样忙活——上山采蕨菜,并还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详细】
靖西大荷村创新发展模式促农增收
新甲乡大荷村坚持创新思路,启动“屯务理事会+合作社+基层党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屯务理事会为桥梁,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搭建村民自治,产业联兴,基层党建与农民增收互助共赢的平台。 【详细】
西林那佐苗族乡3000多人脱贫
西林县那佐苗族乡位于该县城东南部,全乡辖18个村113个自然屯,总人口26439人,其中贫困人11131人,贫困率达42.1%。2014年,该乡按照“家底清、目标明、建机制、强考核”的要求,通过召开精准扶贫攻坚大会,动员和凝聚各部门与社会各界力量,采取积极措施,扎实开展精准 【详细】
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年内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逾万元
1月23日,右江区汪甸瑶族乡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瑶乡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2015年发展大计,目标年内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5元,同比增长12%。 【详细】
凌云玉洪瑶族乡:沙糖桔产业让群众致富
近日,笔者到凌云县玉洪瑶族乡沙糖桔种植基地走访,只见满园翠绿,树上挂满了橙黄色的桔子,空气中弥漫着柑桔特有的芳香味,果农们正忙着采收桔子。果农周永清告诉笔者,水果商贩直接到家门口收购,批发价在6元/公斤以上,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 【详细】
马山县古零镇小都百屯:石窝窝”变“金窝窝” 水车之乡“活水”来
去年9月,刚过而立之年的韦云毅然决定结束他在深圳六年的打工生涯,和妻子回到老家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百屯,开起了一家特产店,主要向游客销售黑山羊酒、旱藕粉、黑豆、红豆等农特产品。
【详细】
融安潭头乡:土地流转转出致富路
“这块地本来是我家的,但种的甘蔗可不是我的,我们是来打工挣钱的。”1月20日,在潭头乡新桂村东桂屯甘蔗基地,韦阿嫂一边忙着砍蔗,一边乐呵呵地说。 【详细】
藤县平福乡: 引种百香果 踏上致富路
藤县平福乡林地资源较为丰富,全乡林地面积41万亩,森林覆盖率85%。该乡充分利用山多林广的优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引导和支持当地农民种植百香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详细】
资源县中峰乡老王家村:“打工村”喜变“雇工村”
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新式楼房,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通村水泥马路。碧水蓝天下的资源县中峰乡老王家村,显得格外恬静优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