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18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访中共河南省西平县委书记王廷军
 记者 冯华军  朱晓光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之后,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受到极大鼓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近日,记者就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采访了中共西平县委书记王廷军。

  在谈到如何理解县域经济时,王廷军书记说,县(市、区)是我国功能相对齐备的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单元,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的枢纽。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宏观与微观、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因而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和切入点。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县。在谈到如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时,王廷军书记说,我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近年来,我们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思想,积极培育建立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系列化开发、特色明显的七大工业品生产基地,即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服装、纺织生产加工、销售出口基地,造纸工业基地,打火机及零配件生产基地,冶金铸造、建材工业基地,医药、化工生产基地和塑胶生产基地,围绕七大工业品生产基地,建立了六大工业集中区,即城南工业集中区、王店造纸工业集中区、107民营经济区、盆尧打火机工业集中区、人和冶金铸造工业集中区、老王坡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目前,全县七大工业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特色已经显现,已成为豫南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服装纺织生产、出口基地和造纸工业基地和塑胶生产基地。全县以小麦面粉为主的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180万吨,高等级面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服装纺织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安排就业人员2.5万人,产品出口美国、东南亚、香港等地。塑胶生产企业发展到60多家、300多条生产线,产品远销俄罗斯和全国各地。全县六大工业集中区已发展各类企业310家,安排就业人员3万多人。

  (二)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紧紧抓住我县被定为全省推进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的机遇,按照“四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实现一个目标(“十五”期间实现撤县建市)、明确“两个定位”(把县城建成生态园林工业贸易城、城市建筑风格为欧式风格)、树立“两个理念”(城市建设与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和经营城市理念)、贯彻“三高”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搞好“三化”建设(工业园区化、商贸流通市场化、居民住宅小区化)的总体思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努力把西平县城建成工业发达、商贸繁荣、人居环境舒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城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按照经营城市理念,先后投入资金5亿多元,高标准新修改造了城区16支60公里城市主干道,铺砌彩色人行道彩砖26万平方米,新修排水沟20多公里,新建41个、68.6万平方米各具特色的绿地游园,对城区主干道高标准植树13万多棵,新增绿化面积197万平方米,形成了一路一树、一街一景和“人在树下走,车在绿中行,楼房花中卧、城市森林中”的城市景观。我们先后获得了全省园林城市、全省卫生城市和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促进了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目前,全县初步建立了优质小麦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绿色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953”巨型长毛兔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花木林果生产基地等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86万亩,占麦面积的95%,平均亩产427.6公斤,最高670公斤,年总产量达38万吨,优质小麦出口东南亚等地,出口总量达8万吨,实现了国家、省、市和我县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和农民、财政双增收,创出了“洪河”牌优质小麦品牌。绿色无公害生猪养殖小区发展到36个,年存栏130万头,出栏180万头,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生猪进入上海市场免检。 “953”巨型长毛兔年存栏128万只,出栏185万只。全县创出了“西绿”牌生猪和“953”巨型长毛兔品牌。我们先后被定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50强县,全省绿色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县和全国“953”巨型长毛兔生产基地县。

  (四)大力发展繁荣商贸流通,加快推进商贸物流现代化。我们先后投资5亿多元,新建了西平服装城、西平商厦等10大服装、建材、农产品专业综合批发市场,建设面积达18万平方米;发展连锁超市、专卖店146个,乡镇集贸市场50多个;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优化市场流通环境,鼓励城乡居民从事商贸流通。目前,全县各类市场工商户达3万多家,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市场日流量1万多人,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多元。城区服装、建材、农产品批发等10大专业市场辐射周边10多个县市,成为豫南重要的服装、建材、农副产品商品流通集散地。

  二、积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

  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以减负促增收,以改革促发展。

  一是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乡村中小学,调整中小学布局;实行教师定岗定编,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依靠社会力量,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改革,全县高中由9所调整为5所,初中由38所调整为31所,小学由285所调整为197所;共清退和落聘教职工1538名;各类学校吸纳社会力量办学资金1亿多元。仅这项改革全县年减少农民负担和财政支出1800多万元。

  二是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实行并村联组。按照“小村并大村、弱村并强村、穷村并富村;弱组并强组、小组并大组;‘两委’班子交叉任职、村干部兼任组干部”的工作思路,实行并村联组。全县行政村由原来的298个合并为228个,减少22.6%;村民小组由原来的3467个,合并为1752个,减少近50%;村组干部由原来的4499人减少到2250人,减少2249人,减少50%。这项改革年节约村级开支1000多万元。

  三是推进计划生育人事制度改革,精简优化计生队伍。对县、乡、村、组计生人员实行定岗定编,全员聘任,竟聘上岗。全县乡镇计生人员由改革前的480人精减为263人,减少45%;村级计生专干由456人减少为228人,减少50%;育龄妇女小组长由1451人减为866人,减少41%。仅工资一项,年可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200万元。

  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先后成立了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心、会计核算中心等四个中心。这些改革全县年减轻企业负担500多万元,节约政府支出600多万元,从机制上、源头上遏止了腐败行为,促进了廉政建设。

  三、大力开展东西合作招商引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全县上下广泛开展“上项目、创特色、快治富、奔小康”活动,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东西合作招商引资,通过制定比沿海和周边地区更加优惠的发展政策,创造比沿海和周边地区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比沿海和周边地区更加灵活的发展机制,让西平的民间资本充分涌流起来,让蕴藏在群众中的致富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掘出来,让县外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流入西平,加快了西平经济发展。我们先后引进了一批投资超亿元、超千万元的工业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如总投资1.8亿元的骏马化工集团12万吨合成氨、10万吨甲醇、15万吨尿素生产线项目,香港华嘉服装公司、香港三星服装公司、香港翡翠服装公司投资1.5亿元的服装纺织项目,上海娇点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年产30万吨肉食品加工和蔬菜加工项目,湖北仙桃投资2400万元的高等级面粉加工项目,浙江中成集团投资2亿元的商业步行街项目和江西上饶信江实业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的豫南建材大世界项目等,这些项目对加快西平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商贸物流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我们先后被定为全省东西合作先进县和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

  四、不断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治安防范机制,促进社会大局稳定

  我们通过建立解困市场、发展民营企业、完善社会低保救助体系,县工会组织千名党员干部帮扶千名困难职工等措施,促进困难职工再就业,既解决了困难职工的生活,又使全县5000多名困难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同时,我们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城区社会治安“六道防线”和农村“六位一体”创安机制,深入开展“法律进村、服务连心”活动,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干部信访稳定责任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保持了全县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我们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荣获全省、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荣誉称号,为加快西平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五、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先后投资3000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了豫南一流的杨庄高中;投资4000多万元扩建了西平高中。先后建立3所农村职业高中和1所城市职业中专,建立6个职业培训中心,加强对农村城镇农村青年的职业培训,提高技术素质。

  二是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了县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和县中医院病房楼,对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扩建改造,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

  三是扎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乡村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计生优质服务活动,落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保持了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良性发展,连续多年保持了人口与计生工作在省、市的先进位次,并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

  四是大力开展以平原绿化达标为主的植树造林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棵,对山区、农田、道路、林网高标准绿化植树,建设绿色西平,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全县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我们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全市植树先进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