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16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河北省内邱县委书记  李学德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做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抓发展。近几年来,内邱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全县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的位次不断前移。2004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形势下,内邱县以积极的、有所作为的态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县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3.4亿元,同比增长2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4亿元,同比增长63.8%;全部财政收入顺利突破2亿元大关,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86.6%,比去年净增近1个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41元,同比增长12.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内邱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做到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的更快更好。基于此,内邱县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振兴教育事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二是加强卫生工作,为群众强身健康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全县各医疗单位的医疗条件和医治水平不提提升,基本做到了“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三是推进科技进步,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加快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关键。新一届县委、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工业立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思路,自去年以来先后谋划实施了近百个重点项目,这些重点项目的相继投产见效,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在项目建设中,内邱县始终能够正确摆布项目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一方面,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矿藏资源,谋划实施一批资源开发型项目,逐步形成以建材、煤炭、化工、冶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另一方面,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对于新上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一律禁止上,达不到环保要求一律不予审批;对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已建项目,期限整改达标;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企业坚决予以取缔。近几年来,内邱县新上的每一个项目都做到了“三同时”,即项目建设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于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先补后占,确保占补平衡。2004年,我们在满足建设用地的同时,狠抓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现了耕地总量稳中有升。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三农”。而要解决“三农”问题,不能走就“三农”抓“三农”的老路子,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内邱县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指导思想,确定山区以优质苹果、板栗为重点,大力发展干鲜果品;兵陵以大枣酸枣、柿子、中药材为重点,大力发展枣仁加工业和中草药加工业;平原以猪、鸡、奶牛和特色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林果业和畜牧养殖业两大主导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培育出了养猪协会、富岗集团、赛富公司、富岭板栗加工厂等十几个龙头企业,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5家。与此同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46个,其中覆盖全县的行业协会9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个。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32%。二是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为切实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内邱县从2004年开始将分批分类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对各种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实行跟踪服务,在2004年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3000余人。同时积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向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外输送民工4900余人。四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委、县政府明确承诺,财政的新增部分要尽量向“底保”对象倾斜,力争使需要得到救助的群众都得到救助。2004年共发放救灾款10万余元,救灾面粉10多万斤,解决了3040户、8208人的生活问题;发放定期救济金6万元,解决了990户、1193人的特困群众的生活困难,使五保供养率达100%,集中供养率达65%。五是抓好农民减负增收。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力落实好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有关政策。2004年全县农业税平均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累计减少农民负担498.2万元,农民人均负担降低到24.8元,比2004年减少24元,下降了39个百分点,全年共为农民发放直补资金197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