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3月30日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湖北日报》3月29日 编者按

县域经济是一个蕴涵希望、充满活力的经济,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后,县域经济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全国县域经济增长快于全国同期平均值。县域经济的壮大为县域统筹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今年我省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如何提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成了当前县市区党委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期推出的3篇文章,分别从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激活县域资本市场、构建县域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有特色才能形成产业集群


汉川市市长冯云乔

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结合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使县域经济由雷同型经济向特色经济转化。

特色经济的本质是差异化经济

一个地区的经济怎样发展?理论和经验都表明,必须实现差异化。对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县域而言,就是要立足资源优势,立足既有的经济基础,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色。

基于这种理解,近年来,汉川市在发展特色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以纺织业为重点的特色经济。目前,以马口纺织工业区为载体,形成纺纱制线、织布制衣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全市纺织规模已达到75万锭,其中马口镇55万锭,成为“湖北纺织第一镇”。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特色经济并不等于单一经济。事实上,特色经济可以多元发展。我们按照“产业聚集、特色鲜明”的要求,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引导工业企业集聚集约发展,除纺织业外,还形成了以金属制品、食品医药为主体的多个块状产业群。比如,金属制品业以上市公司福星科技为龙头,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金属制品工业城。

聚集不仅是特色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特色经济发展的条件。而聚集需要平台。因此,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推动开发区建设,促进企业“扎堆”。目前,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口纺织工业区、福星高科技工业区等三大开发区,已成为聚集的主要载体。在这些园区中,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5亿元,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年实现工业产值85亿元,占市属工业产值95%以上。

发展特色经济的主要路径

第一,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选定骨干企业,从资金、用地、技术、信息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进行重点扶持,推进企业技改扩能。2004年,投入技改资金5.95亿元,占市属固定资产投资的40%,实施了25个大型技改项目。企业规模不断做大,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9家,过千万元企业达116家。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企业走产、学、研联合创新的路子,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设计、新工艺、新产品,打造出“福星”钢丝绳、“永和安”门窗、“山乡”酱醋、“康乐宝”童车等一批名优产品。2004年,“山乡”牌腊八豆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福星”牌钢丝绳、“达利园”牌蛋黄派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第二,让民营经济成为主体。

深化企业改革,加快转民步伐。以整体转民为目标,以破产为突破口,突出“卖”、规范“股”,引导“租”,大力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市属28家国有工业企业、563家乡镇集体企业已全部转民。同时,引导民营企业以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实现低成本扩张。

激活民间资本,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组织民营业主赴温州学习考察,引导民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科技意识,实行集团化发展;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引导民间资本拓宽投资领域,由单一向工业领域投入,转变为向工业、农业、城建、商贸等多个领域投入,形成民营经济全方位、宽领域蓬勃发展的态势。2004年,民间投资完成9.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3%。

鼓励全民创业,营造致富光荣、争当老板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敬业守法、贡献突出的民营业主进行公开表彰,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进入各级人大、政协,真正使民营业主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创业求富的积极性,形成千家万户出资搞生产、促流通、办企业的创业局面。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2004年,共引进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31个,过亿元项目2个。

第三,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实行“六制配套”,即:企业手续一家代理制、市级领导大项目跟踪负责制、选派企业协理员制、企业安静日生产制、限时审批制、挂牌保护制。建立“两条隔离带”,实行市直行政执法部门与园区内的企业隔离、村及村民与企业隔离,大大减少了外界对企业的干扰。建立“四大中心”,即行政服务中心、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综合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和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大大简化了办事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此外,每年坚持开展1至2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一次“民营企业百家行”和“百家企业谈环境”活动,


激发县域资本市场活力


通城县委书记陈树林

突破性地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构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框架。事实表明,民营经济的融资现状与其地位的不匹配性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冲突。因此,如何激发县域资本市场活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就成为当前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让存量资本成为民营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有限的存量资本,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盘活存量资本,必须加快国退民进改制步伐。坚持“靓女先嫁”,把企业的优质资产优先注入本地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鼓励、支持他们并购国有资产,参与国企改制。2003年,我们将湖北发电机厂化整为零,切块卖给中小企业新上工业项目,既有效地利用了厂房及设备、水、电、路等现成基础设施,避免了新征用地和重复建设,又节约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同时还较好地解决了企业职工安置的资金问题。截至2004年底,共在原厂内创办了24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6500万元,年产值达到3亿元,是湖北发电机厂破产前产值的6倍。

让民间资本成为县域经济的投资主体

实施“回归工程”,鼓励打工者回乡创业。深圳、广州、江浙是通城创业者主要汇聚地区,每年县委都要来到这里宣传回归创业政策,推广回归创业先进典型,推介前景看好的发展项目,并在这些地区设立办事处,成立老乡会,多方面收集在外人员的信息,尽可能解决其在外工作期间家中的后顾之忧,千方百计增进他们对家乡发展的了解。通过实施回归工程,近两年,全县共有470多人回归创业,兴办各类企业324个,总投资3.2亿元。通过政策激励,产业引导,促进民间资金向产业资本跨越。其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通过干部职工投资示范,引导民间资金跟进。结合县乡机构改革,鼓励各类人员用自有资金以各种形式进行生产性投资,鼓励乡镇机关干部到企业兼职。两年来,参与创办实体实业的干部职工突破400人,投入资金突破150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民间资金的积极跟进,全县投入产业发展的民间资金突破1亿元。其二、加大投资优惠力度。除在政策上以文件的形式保护民间资金投入生产经营的合法权益外,对新办规模以上工业项目的,在城区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土地配送。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另配送部分标准厂房;投资1亿元以上的,通过“一事一议”,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其三、加大产业引导力度。鼓励和支持个人或企业参与经营社会性、公益性服务事业,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环保、绿化、市政等社会性和公益性事业统统向民营经济开放。

调动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积极性。民营经济要兴旺,关键在于保护好、调动好民营业主的积极性。政治鼓励。对在经济发展上作出了较大贡献的民营业主,积极推选他们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干部,推选他们为全国、省、市、县劳动模范。宝塔砂布厂厂长黎泗保,勇于开拓,敢担风险,经过十年的奋斗,该厂年产值已过亿元,2003年又兴办了生产能力达1.2亿元的通宝铜材,为了弘扬他的艰苦创业精神,县委推选他为省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并在全县作出关于向黎泗保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县乡村三级干部中引起极大的反响。经济刺激。对民营经济,县委县政府一直采取激励机制,放水养鱼,让民营业主通过政策优惠,尽快完成原始积累。同时,每年对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业主进行表彰。

让金融资本成为县域经济的坚强后盾

让金融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发展,首要的是优化县域信用环境。我们把打造“信用通城”作为“兴工强县”、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整治个人、企业信用环境,组织银企洽谈会、“金融服务早春行”和“银企互学”等活动,密切了银企关系,完善了对企业的评级授信,提升了一部分乡镇和企业的信用等级,扩大了对企业的授信额。2004年6月份,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通过财政拿一点、向上争取一点、企业集一点、社会资金入股等多种办法筹集资金1570万元,成立了银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到目前为止,已为8家民营企业提供了2200万元的贷款担保业务。


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


咸安区委书记王玲

发展县域经济,政府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引导、典型带动、服务扶持、优化环境上来。近几年,咸安区委在创新农村服务机制和县域经济发展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优化农村经济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长期以来,农村党员干部习惯于催耕催种、催粮收款,在实施管人管钱,审批执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淡化了党的服务宗旨,忘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有必要从服务主体、服务手段等方面建立一套新的机制,充分体现党的为民本色。优化服务队伍。只有群众自己推选的党员干部,才能做到替群众说话,为群众服务。遵循这一准则,咸安区在乡镇推行“两票推选、交叉任职、竞争择优”的新举措。规定凡上届班子成员和年龄35岁以下的乡镇机关干部,均可自荐报名参加竞选“乡官”,经过全区1.8万名党员和群众代表的两次投票选举,各乡镇选举产生12名党委委员候选人,再召开党代会、人大会差额选举产生9名党委委员,党委书记、镇长“一肩挑”。新的机制让老百姓和一般干部职工手里有了“任免权”。用人机制创新使全区乡镇办党政四大班子职数由227人减少到108人,精简了61%。通过改革,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党组织先锋堡垒作用得到加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优化服务机构。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乡镇的管理职能逐步向服务职能转变,很多长期从事收取税费、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任务的“七站八所”人员以及工勤人员都面临着身份置换的考验。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咸安区按照精简、效能原则,大胆地将各乡镇机关内设机构统一为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使原来的115个内设机构减少到36个,精简68.7%,将乡镇“七站八所”107个单位全部撤消,518人以买断工龄的方式置换了身份。

优化服务手段。改革不能削弱对“三农”的服务力度。依照“政府承担、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钱养事”的思路,通过购买服务、购买劳务,来落实政府服务“三农”的责任和措施。利用原站所优势,支持、鼓励建立50个“三农”服务实体。农村公益性农业、畜牧、水利、计生医疗、文化体育服务全部以合同形式包给有资质的服务人员或服务部,实行动态管理,有事就由政府发包,做事一律由政府“买单”。比如,我区38万亩耕地面积的公益性管理,就由政府预算支出40万元,承包给36名农技服务人员,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兑现。这样一来,使得已经置换身份的农技人员从原来催缴税费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在服务农业和农民增收上。

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全力打造“诚信咸安”。全区签订了《信用环境公开承诺书》,接受企业和干部群众监督。对企业逃废债务和干部欠款行为进行打击,对守信企业和信用乡镇进行表彰。成立费缴征管中心,按照“一个口子对外,一纸协议管总,一个数字封顶,一定一年不变,费款一票收回”的规则,实行“一站式”收费服务,企业费收部门由91个减少到28个,收费额减少70%以上。成立治理经济环境办公室、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治理经济环境“110”投诉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和会计代理制度,推行企业“清净日”和“集中接待日”制度,开展经济执法部门“月评公示”活动,全区金融诚信度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环境明显好转,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着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推行以“保吃饭、保运转、保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各部门所有收入一律进入预算内管理,财政按核定的人员统一支付各单位正常运转经费;在预算内,各单位要添置设备,必须统一由政府集中采购,降低办公成本。这项改革将各部门过去预算外资金全部“进笼子”,每年至少可增加几千万元的发展资金,可集中有限财力按照轻重缓急分步上项目、促发展。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招商环境,2004年,全区共引进招商项目170个,到位资金4.35亿元,同比增加1.02亿元,增长30%,是历史上增幅最快的一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9.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咸安顺利进入提速发展的新时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