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08日 来源:期刊论文网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作者:周 颖,何小钢,张 静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文章阐述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加快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西部地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基本途径。提出了西部地区应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发展势差和比较优势、改造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的途径来加快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西部;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比较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区域的地位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得到加强。区域有大有小,而县域则是我国政治经济系统中最基本的层次和最完整的经济单元。在县域范围内,其经济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又有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县级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生产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一种区域经济。它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是一定空间内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够独立生存和发展,功能相对完备的经济形态。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节点,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在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是聚集各种要素的基础层次,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纽带,所以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据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的统计结果: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3个,西部地区仅有2个。GDP超过50亿元的县有262个,其中东部地区191个,占总数的73%;西部地区19个,仅占总数的7%,并且多是资源型县(市)。在竞争力最弱的县中,东部只有十个县,仅占总数的4%;西部则有206个县,比例高达82%。GDP超过100亿元的县有53个(都集中在东部),但西部还有GDP不足亿元,财政收入不足千万的县(市)。正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决定着该县所在地区经济的强弱。东西部县域经济上的差距表现在宏观上则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落差。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历史不难发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东部各省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因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西部地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基本途径。为此,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探讨县域经济,重新审视和分析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研究现实情况,找出影响西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发展的新途径,解决西部县域经济出现的问题。根据作用及性质的不同,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资金因素、科技因素、智力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制度因素。
      结合东西部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建议采取以下的政策措施来加快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推动西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西部县域经济的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发展的差距上。因此,只有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西部县(市)的追赶步伐;而要使西部县(市)的后发劣势变为后发优势,根本的措施就是积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开放是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发展的基本要求。开放的目的就是要把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等优势,转化成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尽快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县域决策层要在充分科学分析基础上,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突出搞好县及中心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型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新型工业化应该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一县一色的特色经济,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培育规模经济,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四)消除一切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观念、体制的政策障碍。打破地方保护,支持、保护一切高新技术和农业开发投资者的创业活动。进一步放宽对民营经济的准入限制,让其同其它资本平等竞争。要积极探索实行资产置换机制、规划引导机制和开放机制,激活投资主体。县域国有资本要逐步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对国有中小型企业采取改制、兼并、租赁、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放活,建立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良性机制。
       (五)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实施产品链延伸的集群战略。对特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基础上的企业衍生,形成小企业集群,强化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企业组织的创新发展,实现区域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型。
       二、在发展势差中突出突出后发优势
      利用发展势差和比较优势谋求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西部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在发展的势差中突出后发优势,寻求比较优势,构建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体系
      (一)利用发展势差,发挥后发优势求发展
      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可以汲取先进地区在发展中的经验,节约发展成本。二是可以进行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效应,发展思路的确定最为重要。西部县份在确定发展思路上,应找到自身与外部的发展势差。
      东部地区:资金积累较多、交通等基础设施发达技术先进信息灵通、劳动力价格攀升;
      西部地区:资金短缺、交通滞后生产运输成本高、原料便宜劳动力价格便宜。
      由于东西部地区各自的特点间形成势差,互为补充,西部县份可以进行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改造自己县份的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进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二)寻求比较优势,建立优势特色支柱产业
      西部与东部相比,至少在6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优势:
      1.国土面积辽阔。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4.4%,人均0.16公顷,比东部人均多0.04公顷;草地面积占全国的80.96%,人均0.70公顷,比东部人均多0.67公顷。
      2.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的58.18%,人均17.72m3,比东部人均多12.64m3;水资源占全国的52.37%,人均4582.5m3,比东部人均多2919.2m3,可开发水能量占全国的76.85%,人均0.93千瓦,比东部的人均多0.82千瓦;45种重要矿产探明工业储量均位居前列。
      3.西部地理人文景观独特。西部的景区景点各具魅力,少有雷同,与东部在旅游资源类型上具有互补性;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古韵十足,让生活在大城市的都市人心驰神往。
       4.动植物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开发较晚,加之其地域广阔,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品种。
       5.边境线绵长,与多个国家接壤。西部县份离出海口较远,但西部地区与13个国家和地区相连,陆地边境线长达12747公里,沿边一线有15个国家级贸易口岸。
       6.劳动力价格便宜。西部地区同类劳动力价格仅为东部1/4。因此西部县(市)应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6方面的产业:
       (1)根据矿产、森林、能源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电力、矿产品选冶炼业。
       (2)根据土地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干水果等经济林木种植业。
       (3)根据旅游资源丰富、民族多样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4)根据劳动力价格优势,大力发展编织、旅游手工艺产品、服装加工等不大适合现代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5)根据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资源开发、中草药、烟草、茶叶等无污染生态产业。
       (6)根据西部地区边境线长,陆路通道众多的特点,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靠边吃边,把远离中心城市的劣势,变为沿边开放的优势,搞活做大边贸产业。
       三、改造发展环境
      努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西部县份应当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以开放促发展四条原则,努力构建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为县域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经济聚集区的功能,构建城镇支持体系。随着经济发展,县城作为县域经济支撑点的作用日益突出,强化经济聚集区的功能,就是要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形成市场发展体系,形成消费和流通中心,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强化公民素质建设,构建积极向上,开拓奋进,顾全大局的思想文化价值支持体系;强化人才培养,构建人才支持体系。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助于人才,特别是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建立一个培养,识别,使用和管理好人才的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种市场经济急需的专业人才,如律师、经纪人、会计师、创新发明者;通过职业中学、技术学校、使用技术培训班等形式,造就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普遍合格的普通劳动者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意识到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利用多种方式加快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努力缩小东西部差距,使国民经济运行更加平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征,陈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3).
  [2]刘鸿渊,蓝辉施.推进西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思路[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4,(3).
  [3]陈锡文.把发展县域经济摆上重要日程[N].经济日报,2001-10-31.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