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05日 来源:求是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中共四川省遂宁市委书记 袁本朴

    近年来,遂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破解“三农”难题、促进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市完成劳务输出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3%,实现劳务收入47.3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16元,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发展劳务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组织劳务输出,这是丘陵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现实选择。为此,我们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以民办职教为主体,采取“公司+基地”的“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瞄准建筑、餐饮、环卫等用工需求量大的行业和领域,对有务工愿望的普通农民,开展大规模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已打造出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出国海员、出国缝纫工、“川妹子”、“川厨师”、“川建工”等特色劳务品牌,提升了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对农民普遍进行职业培训的基础上,我们“依托龙头建基地,针对特色拓市场”,以“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的方式,不断拓展劳务市场。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成都等地建立了劳务办事机构,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有关单位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每年“定向输出”数万名中高级技工。在西藏,遂宁籍务工人员也堪称一支劳务劲旅,达5.5万人,占四川在藏务工人员的2/3。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目标瞄准海外。目前,遂宁籍劳务人员已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北美及太平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推动劳务输出上层次、上规模,政府加大了调控力度,健全了由市政府牵头,部门和区县、乡镇政府具体实施,中介机构、劳务开发企业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健全了市、区县、乡镇、村四级上下联通、资源共享、覆盖面广的劳务信息网络;建立了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建立了政府对外办事机构、劳务输出主管部门、劳务开发企业、驻外机构、在外龙头企业整体联动和全方位服务保障网络,有效地提高了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质量。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西部欠发达地区,输出劳务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发展劳务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引导外出劳务人员回乡“二次”创业,发展壮大“回流”创业型经济。

  一是坚持把发展“回流”创业型经济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用与对外招商引资相同的政策,吸引和鼓励外出劳务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回乡创办、领办、联办工业企业。

  二是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规划建设返乡创业园、回乡创业一条街,鼓励外出劳务人员进城经商办企业。同时,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承载和聚集能力,吸引外出劳务人员进城落户。

  三是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吸引外出劳务人员回乡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回乡创业者王家银创办了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协会+药农”的方式,实施中药材——白芷产业化经营,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所开发的“白灵胶囊”、“怡神胶囊”等优质产品正逐步走向市场。目前,“川白芷”已被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为知名品牌。

  据统计,遂宁市近年来通过劳务开发聚集了数百亿资金,其中大部分转化成为民营投资。目前,全市回乡创业人员已达6万多人,兴办各类项目近5000个,“回流”创业型经济正逐步成为遂宁经济的新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中共四川省遂宁市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