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19日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中共江苏淮安市委常委、盱眙县委书记 王友富

  县域经济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意义
  “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民为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安邦之难,难在固本;治国之难,难在强基。”县域是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综合国力,也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不仅在宏观层面上为我国指明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也为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指明了具体方略。盱眙是江苏的贫困县。从盱眙近年来县域经济以较大幅度快速持续增长的实践来看,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仅决定着盱眙的今天,也决定着盱眙的明天,盱眙的长远,盱眙的未来,决定着盱眙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部发展。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观在盱眙从根本上得到落实的最佳战略体现。盱眙是全国商品粮、商品油和商品牛基地县,是全省水产、林业和畜禽生产大县。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并“诊断”盱眙经济发展出现的症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盱眙经济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这条“腿”长、工业这条“腿”短的“瘸腿”型县域经济,其彻底根治的惟一灵丹妙药是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战略性转变。近年来,盱眙县在加速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以工业为主导的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盱眙从根本上得到实现的最佳战略路径。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盱眙来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是让盱眙的物质财富更加充裕,使盱眙的人民群众更加富裕。实践证明,新型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量,是创造物质财富、提升文明程度、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最有效的实现途径。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可以极大地带动农业产业化,带动流通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城市化,促进城市规模扩大、人口集聚、功能增强、品位提升,为加快推进城市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同时,工业化可以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开辟新的就业空间,为提高全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打造新的平台、创造新的契机;工业企业在为社会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还承担着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功能。因此,盱眙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出路在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否则就会停滞在仅仅解决温饱问题的生存性发展阶段。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基层政权的经济基础在盱眙从根本上得到强固的最佳战略之举。源源不断的财政收人,是基层政权得以巩固的经济基础;没有实力越来越雄厚的财政支撑,基层政府将举步维艰,地方政府不要说为民办实事没有钱了,甚至连公务员工资发放都会困难重重。难就难在四个字:财政太穷。究竟穷在哪里?还是四个字:税源太少。究竟少在哪里?仍是四个字:工业太差。在农业税即将全部减免的情况下,基层政权的经济基础强固,仅仅依靠上级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是远远不够的,其长远之计、根本之策、战略之举是确立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此培植滚滚而来、源源不断的财源,使基层政府真正有财力、有精力、有能力成为发展经济、善待百姓、造福一方的政府。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初始阶段的工业发展水平在盱眙从根本上得到提升的最佳战略行动。县域企业集聚度差,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企业的规模效应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难以发挥。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招商引资、企业改制、全民创业,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县列统工业企业由2000年底包括名存实亡18户在内的46户,上升到2004年底的191户;列统企业工业产值由2000年底的12亿元,上升到2004年底的38.8亿元。实践证明,后发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切实可行的,跨越式超常发展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后发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机遇
  新型工业化是开放性发展的工业化。新形势下的国内、国际环境,为我们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许多重大机遇: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我们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世界范围内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转移和升级步伐日益加快,为我们最大限度参与国际间资源分配提供了大量机会;资本国际间流量加大,流速明显加快,为我们扩大利用外资,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可能。
  当前,国际上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正加速向我国已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转移,形成并造就了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梯次转移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形势和由此形成的经济紧运行的环境,大大加快了用电、用水、用地、用工等矛盾极为突出的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步伐。因此,主动承接以长三角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我们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所面临的最大最好的机遇。就盱眙目前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看,我们完全具有抢抓发展机遇、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完全具备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承接产业转移机遇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看,地处南京都市圈内边缘地带的盱眙,是长三角经济圈辐射苏北腹地、延伸内陆地区的必经之地和“前沿阵地”;从交通条件看,穿境而过的宁连一级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宁淮高速公路以及县内便捷通畅、四通八达的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使盱眙到南京、合肥、徐州、扬州、镇江、滁州、淮安、连云港等大中城市均在2个小时左右,到长三角的各大中城市均不超过6个小时。良好的区位优势,十分有利于盱眙承接长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接受长三角等地区经济辐射。
  承接产业转移机遇的品牌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是盱眙在苏北最早提出来的。从2001年开始,我们通过连续4年举办以“四地联动办大节、主动融入长三角”为宗旨的“中国龙虾节”,使龙虾成为盱眙对外开放、主动融人长三角的品牌、名牌、特色牌,成为73万盱眙人共有的一张“名片”和独具魅力的“形象大使”。盱眙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开放度不断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小龙虾”已成为牵动盱眙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大战略。近几年,盱眙农副产品销售、劳务输出、来盱眙的游客和招商引资项目80%以上均走向或来自长三角地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深入实施龙虾战略、不断构筑品牌优势,今年我们还将与时俱进地继续举办第五届“中国龙虾节”。
  承接产业转移机遇的载体优势。正在建设中的县工业开发区是盱眙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经济、实现超常发展的最大载体。目前,县工业开发区建成区面积己达17.1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还有6平方公里,建成区内基本实现道路、电力、电信、广电、自来水、排水等“六通一平”,特别是规划区内可供使用的土地资源可称全省县级第一,区内人文环境可算全省县级最佳;招引及服务投资者的政策、制度、机制已在创新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尤其是“八项承诺”、帮办制度、治安赔偿和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基本生活保障等做法,已成功实践并坚持了下来,并被外地借鉴。
  承接产业转移机遇的产业优势。盱眙目前正在逐步显现的轴承、电器、汽摩配、凹土、食品等五个特色产业和正在提升的建材、化工两个传统产业,是盱眙承接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六是具有争抢承接产业转移机遇的环境优势。山青水绿的生态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一诺千金的政策环境、安全安定的社会环境,使盱眙正在成为国内外客商到苏北投资的最佳选择地之一。总之,只要我们扬长展优,顺势而为,奋力拼搏,盱眙完全有理由在争抢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的激烈竞争中,赢得更多的甚至是最多的份额,从而在百舸争流、千舟竞发的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更大步伐。
  后发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路
  众所共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先从县域经济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县域这个层次,因为其行政、经济、社会管理手段比较完备,具有统揽市场经济的功能,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同时,因为县域也是我国计划经济比较薄弱的环节,多种经济成分易于共融发展,易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也因为其资源禀赋较好,整合资源的余地较大,易于形成产业优势和集聚优势;加之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及其潜力较大,易于形成工业和农业、城镇和农村的良性互补发展机制。这是发展新型工业化比较有利的环境因素。基于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尤其像盱眙这样的后发地区现实状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理顺发展的战略思路。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工业强县为第一方略,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以全民创业为第一需要,以创新创优为第一追求,以科技进步为第一动力,全神贯注工业,全力突破工业,在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实现盱眙经济社会超常发展。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方针:注重扩张经济总量,突出列统企业做多盘大;注重项目向园区集中,突出支柱产业做大拉长;注重企业技术改造,突出亿元销售企业培植;注重创办骨干企业,突出亿元投资项目引进;注重全民创办企业,突出私营工业企业发展;注重狠抓科技进步,突出新品名品开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突出可持续发展。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6年时间内,全力聚焦“三五目标”实现,即:在不断提升建材和化工两个传统产业规模档次和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培植5个支柱产业(轴承、电器、汽摩配、凹土、食品);实现50个以上亿元企业;实现500个以上列统企业。为了确保“三五目标”如期实现,以在县工业开发区每年实施一个规模与档次不断提升的“三百工程”作为支撑和保证。
  后发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带动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回顾我国五十年来的工业化历程,较之建国前,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仍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变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向我们表明一个严峻的现实,即占全国劳动力一半以上的农民,仅创造15.23%的商品性财富,却要供养着占全国人口63.9%的农村人口。这就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出路何在?我们认为,主要应从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其战略带动作用中找出路。
  围绕工业办农业基地。在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围绕工业办农业,也就是用工业发展的思路来包装农业、提升农业、做强农业,突出抓农业基地建设,为工业提供对路的、充裕的、优质的农产品原料。要以本地的天擎食品、安格药业、三河粮贸、雅而斯人造板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花生、中药材、优质稻米、意杨的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工化升值。要围绕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公司十农户”的模式和合同或订单的方式,建立各类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使农业真正全面走上企业化、基地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围绕工业办商贸流通。工业化的加快推进,需要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这是因为:工业成品生产所需的配件和原料需要通过商贸流通来保证供应,工业生产实现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需要通过商贸流通来承担销售。更为重要的是,加速推进的工业化,为商贸流通加快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扩大了领域和空间。如各类物流、配送、代购、代销、配货、专业市场、特色市场等现代商贸流通活动,无一不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出现的。
  围绕工业办新兴产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租赁、营销、礼仪服务、公关服务、金融担保、职业介绍、职业管理、技能培训,清洗保洁、保安服务、后勤及物业管理服务和以评估、审计为主的中介服务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层出不穷、不断壮大,并反过来有力地促进工业化发展。
  围绕工业办专业加工基地。随着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县工业开发区内的玩具、编织、小五金、小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主要负责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总厂或贸易公司放在区内,把生产加工放到一个村、几个村甚至一个乡、几个乡,形成千家万户搞加工、乡乡村村有专业的生产模式。这种“专业加工村”、“专业加工乡”、“专业加工区”的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工业企业低成本扩张,另一方面有利于全民创业尽快兴起。
  围绕工业办私营个体企业。对县工业开发区引进的规模较大的民营、私营企业所需的配套产品等项目,通过项目排查与推介,带动与促进本地全民创办私营个体企业与之进行生产对接、提供配套服务,从而使自己企业逐步由小变大、不断发展壮大。去年,全县新增私营企业479户,其中72%是工业、加工业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8.8亿元、销售收入37.6亿元、利税2.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32%、35%。
  后发地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县域经济实现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战略性转变的过程,其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发展,实现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同志和各级干部始终坚持做到:一切依靠科学决策推进新型工业化,一切依靠科学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一切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一切依靠科学选人用人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也是我们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