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01日 来源: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回顾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主要特点是农产品进一步普遍增产,农产品进出口形势明显好转,乡镇企业保持活跃势头,农民收入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农业农村经济促进了宏观调控成果的巩固。尽管全年能够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目标,但是,农产品价格增幅开始回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业和乡镇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农业增产与增效、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增收的矛盾更加显现,预示着农业农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期。只有通过完善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依靠创新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才能避免农业大起大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一、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整体上看,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相对较快增长的态势。具体表现在:第一,粮食、畜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非农产业保持增长势头。夏粮喜获丰收,总产超过1亿吨,比去年增长超过5%。畜牧业增长相对更快,上半年肉类总产量增长超过6%。在农业保持较快增长的拉动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6707亿元,增长5%。农业增产,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善,使农产品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前5个月我国农产品出口额105.4亿美元,增长20.6%,进口额106.5亿美元,同比下降8.3%,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由去年同期的28.6亿美元缩小到今年上半年的1亿美元。乡镇企业增幅虽然有所回落,但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可达到11%左右,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增长更快,增速同比达17%左右。

  第二,农民收入以相对较快速度增长。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6元,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比今年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快0.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尽管农产品价格稳中有降,但是农产品市场需求保持旺盛势头,农民扩大农产品销售数量,出售农产品的收入的贡献仍然占到近一半。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数量增长平稳,但由于各地普遍提高了农民工的工资标准,使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仍接近31%。

  第三,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消费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贡献增强。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约6%;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稳中有降,使食品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自3月份开始逐月回落,促进了上半年城乡居民消费价格的稳定,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做出贡献。前5个月,乡镇企业新增就业13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人。乡镇企业为扩大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挥积极作用。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势头显著,1~6月,全国县级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 %,城乡市场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5.6个百分点缩小到3个百分点,相当于9亿农民每人比去年同期多消费了110元。农民消费增长已成为国内需求扩大、依靠国内市场支撑经济增长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二、全年农业农村经济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今年我国确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从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相对较快增长情况,并结合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来看,全年粮食总产量能够突破4.8亿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将超过5%。

  受去年粮食价格相对较高,今年国家支持粮食生产力度进一步加强等因素影响,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仍然较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今年各地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又没有出现影响粮食生产全局性的自然灾害,夏粮和早稻已获丰收,秋粮长势良好,粮食稳定增产基本成定局,预计全年增长3%以上,总产量突破4.8亿吨。

  尽管存在一些影响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但全年实现5%的增长目标仍可预期。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只要今年农民人均增加的纯收入达到147元就可以实现增长5%的目标。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已经增加了24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74元,即使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也达168元。上半年农民实现的收入一般只占全年的40%左右,下半年农民实现的收入更多。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仍然能够超过5%。

  三、进一步完善支农惠农政策,通过创新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

  从相对长期角度看,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全面回落、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并居高不下导致的农业增产增效矛盾将更加显现,原有的惠农政策的效应更难发挥,农民增收更加困难。根据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一般走势,今年下半年可能是新的转折时期,直接对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产生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周期性波动是难以避免的,但农业农村经济深层次矛盾往往会加剧波动。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进入转折时期,政策着力点应是避免农业大起大落波动,减轻农业农村经济发生转折后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冲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

  解决农业农村深层次矛盾,最终要依赖改革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当前,要兼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民增收转移效率双重目标,在加大农业基本建设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部分应更多地用于农民直接补贴。今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加剧了农业增产增效矛盾。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农资市场秩序,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积极探索化肥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直接补贴途径。为了发展农户规模经营,应在养殖业、粮食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领域优先扶持核心农户和专业农户,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