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1日 来源:《中国国情国力》 作者:张效胜 冷雅静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壮大县域经济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辽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辽宁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一主三化” (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必将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实现辽宁振兴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辽宁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从全省74个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情况看,县域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

    (一)县域经济占全省国民经济总量的57.9%。据统计,2003年,全省县域单位(27个县、17个县级市、30个郊区,下同)总人口3176.5万人,其中,县1224.7万人,县级市1151.7万人,区800.1万人,县域单位全部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5.5%。县域地区生产总值34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7.9%,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35亿元和1230亿元,分别占全省56.4%和49.4%。

    (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6.8%。2003年,全省县域单位人均GDP 10949元,其中,县6792元,县级市10781元,区17555元,县域单位人均GDP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6.8%。城镇人口比重为    29.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6.8个百分点。

    (三)15个省定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一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在该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十分明显。2003年,15个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333亿元,仅相当于2002年被列入国家百强县(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发布2002年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县域名单)的海城市和长海县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人均GDP为4680元,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 4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61元,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47%。与经济发展的差距一样,15个贫困县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在其它方面也存在差距。2003年,15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40元,与全省2934元相差794元。

    (四)辽宁县域经济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辽宁的县域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近年来增速趋缓,总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从2003年辽宁县域主要经济指标与分列2002年全国百强县总数前四名的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省相比较的情况可以看出,辽宁人均GDP为10949元,分别为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59%、79%、81%和85%;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343元,约为浙江、江苏的40%,山东的50%、广东的60%;人均基本建设投资489元,仅为浙江的1/5、山东的1/4、江苏和广东的  2/5;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GDP的比重为3.3%,分别比江苏、山东、广东低6.8、3.6和5.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浙江、江苏、广东低2455元、1305元和1121元。

  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县域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是新时期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基础层次。因此,县域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已基本确立,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仍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这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和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秩序日趋规范,这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开放、竞争更加公平的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哪里的环境好,资金就流向哪里。2003年,全省县域单位当年实际使用外资达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2%,占全省当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24.0%。出口总额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占全省总量的29.0%。这说明该省县域单位吸引外资能力明显提高,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发展比较活跃。

    (二)城乡统筹、壮大县域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使辽宁县域经济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壮大县域经济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结合辽宁的实际,省委省政府已经确立了“做大做强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提升第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同时,确立“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国家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52个项目中,农产品加工业占据了其中的5项,是除了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以外的唯一产业。有了政策的支持和科学的规划,县域各单位就可以依托本地资源,把县域经济发展和两大基地、三大产业以及中心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城乡比翼齐飞。

    (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善的城市网络使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辽宁这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老大哥”,无论是在设备、技术、人才方面都有着其它兄弟省份无可比拟的优势,城市大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辽宁是全国城市密度比较高的省份,并率先在全国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全省14个市之间高速公路的联网,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

    (四)小城镇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县域范围内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2003年,全省建制镇达到658个,占乡镇总数的61%,建制镇人口达1748万人,占乡镇人口总数的72%。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县域整体基础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3年,县域公路总里程达到4.9 万公里,比上年增加4.5%;铁路总里程达到3996公里,比上年增加197公里;每千人拥有固定电话204台、移动电话114部,分别比上年增长17.2 %和28.1%;邮电业务总量达到70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每万人拥有医生13 人、拥有医卫床位26张。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事业的改善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五)县域经济中非农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至2003年底,县域非农产业增加值达2864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82%;县域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中,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86%。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4068家,现价工业产值达168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8%。这些都为县域经济的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壮大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解决好农业问题是县域经济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当前,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面对新形势,县域农业结构的调整模式,必须打破封闭型和有限开放型结构调整的陈旧思维,大胆改革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积极探索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农业的新流程。

    (二)壮大民营经济队伍,突出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到“九五”末期,该省95%以上的乡镇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乡镇企业基本上成为产权明晰的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该省县域经济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一定程度表现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水平上,因此,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将成为该省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力提倡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壮大民营经济队伍,辅之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正确导向,民营经济以其机制活、体制新、创新能力强、适应市场变化快等特点,定会使县域经济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需要指出的是,民营企业应该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依靠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与城市大工业展开“错位竞争”。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大战略”的提出,其目的就是要消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把发展小城镇作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这虽然符合我们的国情,但从目前外延式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来看,小城镇建设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势必要加剧人地之间的矛盾。从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城市功能不健全等问题,其结果是建成后的小城镇明显缺乏集聚效应。另外,小城镇建设起来后,由于缺少支撑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持产业,农民进城后难以找到稳定的职业而出现“两栖化”现象,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应该走以大中城市带动小城镇发展的城市网络群的道路。辽宁是全国城市密度比较高的省份,这使辽宁省小城镇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县域人口素质,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升温,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要打破自我封闭和有限开放的格局,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树立“县外就是外”的开放观,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现在,外商投资注重的是一个地区是否具有优势产业、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是否具有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在培育优势产业、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培养自己的企业家队伍等方面下工夫,从而为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奠定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加强引资的同时,还要注重引智,走科教兴县之路,这样才能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