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重庆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人:甘强 

  近年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其中,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基础,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坚持长期不变。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把千家万户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一是经营体制创新。把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可行而又富有成效的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农户,包括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形式,实现千家万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通过订单组织生产。企业主要发展加工、销售,提供种苗、技术、饲料等服务,带动农民搞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养殖。由此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生新型的规模经济,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水平,有利于农业生产社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农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二是效益显著。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是生产的链条不断延伸的过程,即生产的“迂回性”。生产的迂回,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产品的生产链条短,附加值比较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量一般占农产品总量的80%,农产品加工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也证明,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可以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获得利润,增加农村新的就业机会,变资源优势为经营优势,大大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特色鲜明。多年来,农业产业化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典型,综合考察这些典型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区域化布局,即突破行政区划、部门等限制,形成跨乡、跨县、跨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区、生产带。第二,专业化生产,即农户生产的产品,不是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而是满足社会对某一产品的需求,是为交换而进行生产,即商品生产。第三,企业化管理,即农户生产不仅根据市场需要来组织生产,而且要从事严格的计划管理、成本核算,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第四,社会化服务,即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封闭运作,与外界始终保持密切联系,不断进行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换。社会化服务水平的高低对产业化经营有着重要影响。第五,一体化经营,即实行种养加工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而且,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比较多,从各地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看,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专业大户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等,能为深化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更为灵活的操作空间。

  四是组织化程度高。产业化经营以农产品为媒介,把农户与市场联结起来,克服了单个农户封闭生产运作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高了土地规模经营的集约度。从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看,主要采用基地+龙头组织经营方式。基地是建立在一定的规模之上,没有一定的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显不出效益性。第二,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单个农户是很难与现代大市场连接起来的,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户紧紧联在一起,共同闯市场,提高了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应该说,在巩固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户分散经营出现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农业从传统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社会化分工,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把先进的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实现科技兴农;有利于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可以说,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重大创新,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现实需要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日益被一些农民所认可,特别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务工经商的增多,一些地方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产生了流转土地的愿望。我们要顺应这种趋势,通过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当前,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比如,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农业银行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快改进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资金紧张的问题。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承贷承还、提供贷款担保等有效办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集体经济组织要增强实力,搞好服务,同其他专业合作组织一起发挥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因此,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优先提高产品质量,就要过技术关,就要抓好标准制定,抓好科研和技术推广。

  总之,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而形成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新格局。但由于目前农民的承包地承担着双重功能,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不能急于求成。在土地流转中要特别强调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