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09日 来源:半月谈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半月谈》记者 张先国 袁志国

    县域经济在湖北已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记者最近在当地采访发现,不管在哪个县市,只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找准定位,抓住特色,就能在新一轮发展竞赛中抢占先机,创造出独特的发展模式。

通城模式:靠感情寻找发展机会

    通城,偏居湖北最南端,与江西、湖南为邻,山高路远,人多地少,要矿产没矿产,要粮食没粮食,1995年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前些年,通城人也曾大搞招商引资,费很大劲儿把老板请来了,可找不到他们青睐的“香饽饽”,人家看看之后走了。通城这副牌该怎么打?通城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
    早在解放前,通城就是“长工之乡”;改革开放之初,通城人曾因挑着担子卖茶叶在湖北掀起过“茶叶风暴”;上世纪80年代,十几名街道女工创办的玉立砂带厂,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中等以上城市;到2003年底,全县有10万人外出打工经商,占全县劳动力的60%以上。县委书记陈树林调查发现,通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已涌现一批大大小小的老板,资产过千万的有100多人,资产百万以上的有1100多位。他豁然开朗:感情就是通城惟一的资源优势,“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把他们引回来创业!县委县政府开始启动“回归工程”。    
    犹如文弱书生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夜间成为武林奇人。通城的“回归工程”很快花开满园,在湖北的县域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近两年,通城县共引进项目287个,引进资金11.3亿元,其中回乡创业人员470多人,兴办各类企业243个,引进资金8.2亿元,经济发展彻底摆脱了前几年的低速徘徊局面。


枝江模式: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市”的嬗变

    前些年,枝江市不少干部谈起自己是“农业大县”,总有点沾沾自喜。这里是国家和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及水果、水产、畜禽和蔬菜生产大市,有成片成片的农副产品基地,还有40多个农贸大市场。但“卖难”的现实一次次将农民增收的希望化为泡影,有些农民干脆挑着农产品找政府,埋怨干部瞎指挥,管种不管收。
    2002年初,新任枝江市委书记王松华提出,甩掉“农业大县”的帽子,向“工业强市”转变,不是就工业抓工业,而是紧紧依靠占人口近80%的农民搞农业产业化。此后,枝江市围绕柑橘、黄桃、优质稻、油菜、棉花等农产品优势,开始大力招商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香港、台湾和沿海等一批企业相继跟入,农产品基地成了红红火火的“第一车间”。
    目前,枝江已形成酒业、果蔬加工、油脂加工和纺织产业群等深加工链,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以上的达到4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6%。农副产品加工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也成了工业与农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使农民增收与县域经济发展呈齐头并进之势。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4%,是近十年来增速最高的一年,农民因农副产品增值增收近亿元,远远超过政策性增收和打工经济增收。
宜都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地处鄂西南山区的宜都市,曾经盛极一时的五小工业、乡镇企业在相对闭塞的环境里几近全军覆没,1995年,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在湖北省38个山区县市中排名33位。可就是这样一个山区小县,近几年却脱胎换骨。
    宜都地处长江边,具备先天的交通优势,便于发展大进大出的工业模式。整合资源,招徕客商,宜都市更加注重引导产业链构造,引导企业扎堆成团、集约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他们引进深圳东阳光集团给宜都带来了一个从电解铝到精铝冶炼又到化成箔制造的精铝制品产业链,引进宜化等企业给宜都带来一个从12万吨合成氨到10万吨硫基复合肥、从40万吨硫酸到10万吨磷酸二氢钾的化工产品产业链。符合资源整合要求的产业集中,使宜都的县域经济呈现出新型工业化的强劲发展势头。
    一个项目就是一组资源的联合体,也是一个产业链的新结点。宜都市引进一个项目,就把它作为一个新的产业链的发端,使产业在资源整合中“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

                        来源:半月谈2005年第19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