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13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顾仲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记者:农村社区主导型发展扶贫试点项目日前启动,项目主要有哪些内容?

  蒋晓华:项目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如修路、改善饮水条件等,改善贫困地区生活和生产条件,同时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等需要公共财政投入的项目;二是建立由农民自我管理的社区发展基金,向贫困农户提供小额贷款,为农民收入增加提供资金支持;三是社区环境改善与自然资源管理,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让贫困农民行使脱贫和发展的主导权,项目做了哪些具体安排?
 
  蒋晓华:最主要的就是要将资金的控制和使用权交给农民,为此,我们在村民小组成立了由农民自己选举产生的项目实施小组,直接负责管理项目资金,资金怎么用、怎么管、怎么监督都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任何外部人员都无权干涉和改变。另一个重要的安排就是将项目的决策权交给农民,我们在行政村成立了由各村民小组代表参加的项目决策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实施什么项目以及优先在哪些自然村实施项目等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安排,依靠农民自己推动社区的发展,实现农民的自我组织、自主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发展。
 
  记者: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该如何转变职能?

  蒋晓华:社区主导型发展扶贫项目中,政府仍然起领导作用,但政府职能有所调整,不再行使项目的决策权,也无权否决、更改农民确定的项目。政府更多地扮演为农民提供相关服务和指导的角色,包括监督项目的实施,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协调各方面关系等。这为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了具体的途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