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进入尾声,除泛珠三角与东盟对接成为最大热点外,文化产业合作在此间也成为一大亮点。
“以文化为内涵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新热点。首日各方签约项目中,文化旅游项目占总投资额的11.2%。”记者发现,在本届泛珠三角洽谈会上,各省区纷纷展示自己的文化产业成就和优势,着力推介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近年来,湖南的“歌厅文化”、“酒吧文化”、“超级女声”等富有创意的产业项目,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这次湖南重点推出芙蓉演艺中心电影超市、大型舞剧《大爱千秋》(暂名)等四大文化产业项目。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唐富军说,希望以开放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加速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有机融合。东道主云南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关负责人说,云南正拿出当年抓烟草、抓旅游的干劲,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贵州精心组织了185个文化产业项目,希望在本届泛珠洽谈会上广泛寻求合作伙伴……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而且还是其他消费行业的驱动器。专家们认为,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各有所长,比如云南在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优势是其他省区无可比拟的,而广东文化产业规模在全国各省区名列前茅,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而且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如果泛珠三角各省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超越自身领域的视野,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打破条块分割,以“泛珠”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基地,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多我优”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优势,发展潜力将十分巨大。
从目前情况看,泛珠三角文化产业合作更多的是侧重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显然,它找准了文化产业合作的切入点,但合作面有待拓宽,合作的潜力还远没发挥出来。文化产业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泛珠三角文化产业合作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国家权威报刊媒体发表和转载广西国史学会专家何成学的理论文章
广西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何成学研究员在纪念建党百年和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以高站位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光辉历程》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8日第5版专版头条,该文系2021年广西社 【详细】
以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极 为推动钦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2017年视察广西时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在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广西充分释放“海 【详细】
陆金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广西各地积极发挥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蔗糖、粮油、果蔬 【详细】
全面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 走出一条具有灌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思考
灌阳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0841万人,占总贫困人口的96.19%,实现减贫史上的新跨越,成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开启了乡 【详细】
钟恒钦:构建脱贫攻坚高效帮扶体系
广西靖西市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差、底子薄。全市总人口67万人,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十三五”期间共有贫困村15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032人,贫困发生率为22.6%。贫困村数量、贫困人口数量分别排在全区第一位和第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