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值得长三角睁大眼睛打量的,也许是泛珠三角的动向。
3年前,当体量庞大的“9+2”格局的泛珠三角横空出世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姿态”。按照当时的理解,我认为“泛珠”的最大亮点在于制度创新。
但是,“泛珠”打起了“东盟”牌,这样一个新定位,大大提升了其在全国区域战略中的地位。在中国的版图中,珠三角,抑或是泛珠三角,虽然轰轰烈烈,毗邻港澳而地位独特,但也难免“偏居一隅”之尴尬。不过,如果置于中国—东盟—亚洲的版图中,这一区域的重要性顿时凸显起来:既是我国积极参与东盟合作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也对这一区域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可以肯定,随着与东盟的对接,“泛珠”的合作重点也将出现一些变化。经济的外向性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提供与拓展,会有突破性进展,出口的拉动力会加重,而在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城际(包括国际)间的基础设施共建、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会引入国际资本……这都对“泛珠”的区域合作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如果说,京津冀抑或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可能会更多地看到长三角的影子,那么,“泛珠”与长三角,则完全是两条路线、两个版本。从一体化的形成过程看,长三角是“自下而上”,“泛珠”则是典型的“自上而下”。两种模式难说孰优孰劣。就一体化的基础而言,长三角更扎实。但是,就制度安排而言,泛珠三角的协调层次之高、中央各部委的直接介入力度之大,为长三角所不及,也是两个区域间最大的差距。
从3年前横空出世,到今天全面对接东盟,3年定位之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恰是一种区域合作的国际化战略眼光,看到的是审时度势、乘势而上的机遇把握能力——这个势,就是“东盟”战略,就是我国决定积极参与东盟合作的国家战略,看到的是一个强有力的制度安排下带来的决策反应与执行效果。
这非常值得长三角思考。
(作者系华东师大长江流域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长三角“十一五”区域规划编制工作专家组成员之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国家权威报刊媒体发表和转载广西国史学会专家何成学的理论文章
广西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何成学研究员在纪念建党百年和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以高站位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光辉历程》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8日第5版专版头条,该文系2021年广西社 【详细】
以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极 为推动钦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2017年视察广西时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在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广西充分释放“海 【详细】
陆金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广西各地积极发挥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蔗糖、粮油、果蔬 【详细】
全面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 走出一条具有灌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思考
灌阳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0841万人,占总贫困人口的96.19%,实现减贫史上的新跨越,成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开启了乡 【详细】
钟恒钦:构建脱贫攻坚高效帮扶体系
广西靖西市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差、底子薄。全市总人口67万人,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十三五”期间共有贫困村15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032人,贫困发生率为22.6%。贫困村数量、贫困人口数量分别排在全区第一位和第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