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是后发展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区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要求,桂东要发挥毗邻粤港澳、拥有西江黄金水道以及作为广西东大门的优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梧州在我区距离珠三角最近,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交汇,有着连接珠三角、融入北部湾经济圈的明显区位优势。如何发挥优势,尽快接轨泛珠,融入泛北,推动依托区域优势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与泛珠、泛北的良性互动,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势头
正旺,打造示范基地正逢其时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原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也会随着当地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短缺被削弱。在这种条件下,发达地区所拥有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就必然会向劳动力价格相对低、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转移,以保持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难于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上受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产业转移需求强烈,泛珠三角等大批产业已开始梯度转移。而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开放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承接东部产业的能力增强,西部潜在和现实的庞大市场则成为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和转移的重要驱动力。抓住产业转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时机成熟。
二、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具备良好交通条件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良好交通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近年来,梧州加强交通建设,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奠定了交通基础。公路方面,今年年底,南梧高速公路将全线贯通;梧州至广州的高速公路、桂梧高速马江至梧州段明年可望开通;经梧州的洛湛铁路今年年底完成铺轨;明年上半年可开通贵港至梧州、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南宁至广州城际快速铁路、柳州经梧州至肇庆铁路建设正在进行,争取早日开工。梧州与泛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与泛北三小时经济圈的交通格局已初显雏形。水运方面,梧州市重新打造西江航道这一“黄金水道”,对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航空方面,逐渐增加往广东航线,为梧州加快融入珠三角创造良好条件。通过构建大交通格局,既为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又进一步加强与东部城市及泛北城市的紧密联系,使梧州逐步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泛珠三角区域连接和合作的重要通道,成为大西南地区出海通道和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这样,梧州可以充分利用靠近粤港、澳的区位优势,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将本地的资源优势与东部的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三、接轨珠三角融入
泛北,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当前梧州已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紧软硬环境的建设,进一步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
一是加快工业园建设。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要以建设标准厂房作为承接产业的切入点,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抓好梧州工业园、苍梧工业园以及有关县(区)工业区的建设,更好地推动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促进有效拉长工业链的工业集群和集聚,培育支柱产业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同时,大力探索以园为重点,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为突破口,面向泛珠,连接泛北,打造好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基地。
二是尽快形成产业链配套的产业集群。更多更快吸纳和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尽快形成产业链配套的产业集群。要探索以园区为重点,多基地齐进的互辅基地式的集群集聚。当前,要加快建设家电产业、钛制品、铝加工产业、蚕丝绸产业、冶金机械产业、纺织产业等六个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链配套的产业集群。
三是积极扩大开放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开放合作,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目前,梧州市已确定林产林化、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电子、机械(含造船、冶金)、化工、建材和人工宝石为10大工业支柱产业。要通过扩大开放合作,抓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大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并通过融入泛北使这些产业的产品,更多更好地出口东盟国家。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要找准主攻方向,多形式、有选择性地招商。招商主攻方向是粤港澳、珠三角以及通过泛北联系的东盟各国,通过与之合作,吸纳更多的产业转移到梧州。要围绕10大支柱产业发展,选择性地招商;同时也要在亚热带名优水果、六堡茶、玉桂、八角等农业优势产业策划招商项目。通过有选择性地招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系梧州市社科联主席)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国家权威报刊媒体发表和转载广西国史学会专家何成学的理论文章
广西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何成学研究员在纪念建党百年和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以高站位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光辉历程》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8日第5版专版头条,该文系2021年广西社 【详细】
以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极 为推动钦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2017年视察广西时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在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广西充分释放“海 【详细】
陆金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广西各地积极发挥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蔗糖、粮油、果蔬 【详细】
全面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 走出一条具有灌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思考
灌阳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0841万人,占总贫困人口的96.19%,实现减贫史上的新跨越,成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开启了乡 【详细】
钟恒钦:构建脱贫攻坚高效帮扶体系
广西靖西市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差、底子薄。全市总人口67万人,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十三五”期间共有贫困村15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032人,贫困发生率为22.6%。贫困村数量、贫困人口数量分别排在全区第一位和第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