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8日 来源:红网-团结报 作者:王世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是决定县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当前,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腾飞,就必须实现县域经济环境从治理型向建设型的大跨越。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进一步解放,才能带来观念进一步更新,作风进一步转变。要坚定“环境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树立“观念落后比贫穷更可怕”的忧患意识,树立“处处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投资形象”的责任意识,树立“项目至上、客户至尊”的服务意识,形成“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公务员是公仆、损害企业利益是罪人”的良好氛围。要努力解决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全局意识要强;在效率与程序的关系上,效率意识要强;在服务与监督的关系上,服务意识要强;在创新与规范的关系上,创新意识要强。要进一步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抓环境就是创政绩的责任意识。要切实降低标准入门槛,鼓励企业敢闯敢试,只要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都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发展的舞台。要用真诚留住人才,用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用优质服务方便投资,用优良的环境培育企业,真正形成“资本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环境走”的局面。

  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是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一环。从当前实际出发,要尽快理顺部门之间的行政执法关系,建立权责明确的行政执法体系,从管理体制上减少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重复处罚、重复收费的问题。要重新清理和规范执法主体,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推行行政执法项目、程序和结果的政务公开,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管,积极探索行政处罚决定权、检查权两分离的工作办法,最大限度地制约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减少行政处罚的随意性。要坚持亲民执法、文明执法,坚决纠正作风粗暴、“吃拿卡要”、以法谋私和设置行政处罚陷阱乱处罚的行为,要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真正形成执法机关与企业间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严禁行政执法人员私自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查,严禁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以任何形式敲诈勒索。

  三、进一步优化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是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当前,要坚决克服“官本位”的思想和衙门习气的不良作风,要变审批为服务,变管理为开放,大力推进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创新服务和廉洁服务。要逐步构建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为一体的行政服务网络,继续落实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受理,一票制收费、一条龙服务”的办法,切实解决行政部门明进暗不进,行政职能在政务服务中心外循环的问题。要做到把企业的权利还给企业,把市场的功能还给市场,把社会的职责还给社会。要大力推行联审联办、投资代办、网上审批等新的审批服务方式,全面创建重点投资项目的绿色通道。要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加大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积极为银企对接、产学研对接、产业链对接创造便利条件。要加大相关职能部门的技术力量建设,解决群众与企业因为“环境污染”发生纠纷不能提供出权威检测报告的问题,同时还要调整企业周边的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和工业进行有机结合,把企业对周围的污染程度减到最低限度。

  四、进一步建设诚信环境。诚信环境的优劣已成为评价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基。当前,要深化县域信用、企业信用和社区信用创建工程,要逐步建立起以个人信用为基础、政府信用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对恶意逃避金融业债务行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特别要抓好诚信政府、诚信中介和诚信企业的建设力度。政府要做诚信的引导,政府在健全诚信制度、推进诚信社会建立的同时,还要做诚信带头者,做到有诺必践,对企业承诺的税费、土地、服务等优惠政策要清理备案,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要继续清理中介组织,防止把行政权力转嫁给中介机构的行为发生,加大中介机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监管,制定服务标准,加大服务公示力度,培育中介市场健康发展,在中介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中介机构诚信服务,诚实收费。

  五、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根本上讲,是与既得利益、传统观念和习惯的较量。要切实加强对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领导,建立经济环境建设的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职责,做到层层有责任、人人有压力。要进一步发挥经济环境监测点、经济环境监督员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对优化经济环境的监督指导,对企业经营的环境开展经常性的暗访活动,继续推行企业评议职能部门行风制度,并将评议结果纳入单位的绩效考核范围,与干部评先表彰、提拔任用挂起钩来。要充分发挥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作用,畅通企业的投诉渠道,建立健全涉企矛盾调处应急机制,提高各级各部门在涉企矛盾调处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做到有诉必办、有查必果、有错必纠。要建立完善惩处机制,加大对破坏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对于扰乱经济秩序、破坏经济环境建设、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进行查处,真正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