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阿 白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时下,“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在全区声势浩大地兴起,“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从一种理想追求变成一场全民行动。

  整治水环境,优化水生态,建设“水景乡村”,我区水利系统开始实施一系列延伸水利功能的新工程,发起一场颇具行业特色的“水利行动”。

  水、土、空气、树林……共同组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基本环境元素。水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兴水治水”的概念需要与时俱进。遍布八桂乡村的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水库水塘,既是乡村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也是构成美丽乡村的重要水环境;农田灌排渠系既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也是勾画清洁田园的美丽线条和框架;顺势延伸水利功能,把致灾之水改变为造福之水,把生产之水、生活之水扩展为生态之水、造景之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水利仍处于“补欠账、强基础”阶段,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勇气和更高的智慧,在解决人民群众水患、水忧、水难、水盼等民生问题的同时,下大力气整治水环境,优化水生态,建设一大批“水景乡村”。

  在治理中小河流时,在村镇附近和一些群众活动较多的河段,水利、建设、园林绿化等部门应加强协调,因地制宜建设一些沿河景观带和群众休闲场所。据了解,2013-2014年,全区规划内中小河流治理多达130处,整治河道400公里以上,这一项工作做好了,平均每个县(市、区)至少可以增加一处三五公里长的河岸景观。山区河道治理、乡村水塘整治改造同样大有文章可做;农田水利建设形成 “渠成网、田成方、水清亮”新格局,搞得好也是一派具有现代色彩的田园风光。

  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时,努力使农村生活用水达到“安全、卫生、清洁、便利”的要求,本身就与“清洁乡村”建设目标一致。按照规划,到2015年,广西要解决1779.6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75%。与此同时,水利部门、环保部门都有责任保护好水源地,让乡村水源水质、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从近年水库除险加固的成效来看,大多数实施除险加固工程的水库,在消除病险 隐患的同时,库区水面变得更加清洁,库容库貌变得更加美观,其中不少地方由此成为当地新的休闲观光景区。

  治理水土流失和改造坡耕地也是同样道理,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通过配套灌排渠系、完善田间道路等措施,在建成优质高效基本农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让生态得到恢复和改善,乡村环境得到优化和美化。

  可见,水利工作的几大重要领域,都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建设息息相关,水利部门在“积极融入、有机结合”上动心思、做文章,确实抓住了关键,落到了实处。其实,各部门、各行业,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建设中,都可以找到各自的“切入点”、“结合部”,需要的是动脑筋、想办法、快行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