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顺手捡”(相关报道见本报24日二版头条)——这是眼下在“清洁田园”活动中流传的一句话,也是农民朋友们在农耕劳作中倡导的一种新习惯。
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看起来是一件很具体、很平常的事,事实上这关系到全区5000多万壮乡儿女生存发展环境,关系到广西对外开放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必须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行动的大事。
同时,这又是一桩难事。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不符合文明卫生要求的生活习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需要极大的韧劲、恒心和耐心。
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近两个月来的情况看,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等纷纷下乡进村,积极行动起来了;而作为受益主体的农民朋友,目前还没有成为“行动主体”。“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声势造起来了,第一阶段的高潮掀起来了,下一步的问题在于怎样建立长效机制。“农民主体”和“长效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大难题。
“田间地头顺手捡”,说起来朴实,做起来容易,推广开不难;真正是一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好经验,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新风尚。
“顺手捡”,先要“捡今天”,把当天施肥、洒药等产生的包装物顺手捡走,养成这样的好习惯,田间地头每天都没有垃圾留下。
“顺手捡”,也要“捡昨天”,把过去田间地头留下来、积下来的薄膜、秸秆等废弃物,每天顺手捡一些、清理一些,坚持一些日子,田间地头就会干净起来。
“顺手捡”,还要“捡明天”,形成长效机制,保持田园持久清洁。在这里,“捡”是广义的,用文明的耕作习惯,让土壤、农用水越来越生态,在这样水土中生长的农作物越来越“绿色”。
“顺手捡”,不仅适用于田间地头,也适用于村里村外,还适用于水边水面;也就是说,“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这三大专项活动,都应该提倡“顺手捡”的意识,养成“顺手捡”的习惯,形成“顺手捡”的风尚。
只要广大农民朋友都这样去做,“农民主体”问题就解决了;只要农民朋友习惯成自然地做下去,“长效机制”问题也解决了。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国家权威报刊媒体发表和转载广西国史学会专家何成学的理论文章
广西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何成学研究员在纪念建党百年和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以高站位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光辉历程》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8日第5版专版头条,该文系2021年广西社 【详细】
以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极 为推动钦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2017年视察广西时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在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广西充分释放“海 【详细】
陆金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广西各地积极发挥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蔗糖、粮油、果蔬 【详细】
全面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 走出一条具有灌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思考
灌阳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0841万人,占总贫困人口的96.19%,实现减贫史上的新跨越,成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开启了乡 【详细】
钟恒钦:构建脱贫攻坚高效帮扶体系
广西靖西市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差、底子薄。全市总人口67万人,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十三五”期间共有贫困村15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032人,贫困发生率为22.6%。贫困村数量、贫困人口数量分别排在全区第一位和第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