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只戴不摘”现状,在制度层面上的破题或指日可待。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3月9日透露,扶贫开发法正在修订中,新法将制定科学标准,完善贫困地区的识别机制和退出机制,防止“钻空子"。(3月19日 《法治周末》)
争当贫困县的讨论由来已久,有的地区成功当上了贫困县甚至就像过节一般大肆宣传,“只戴不摘”的现实也是客观存在。一方认为地区差异本就客观存在,国家的扶贫政策就是着眼于扶持欠发达和落后地区,后续的资金扶助、转移支付和其他优惠政策就会恩泽于当地老百姓,可谓是合情合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另一方认为争当贫困县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对贫困县的趋之若骛恰恰反映了其缘何成为贫困地区的原因,造成如此现状是当地政府深植于内心的“等、靠、要”等懒政思维在作祟,是为了给自己的政绩“加码”、“贴金”,是发展理念的严重错位扭曲,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表现。
两方观点讨论都是建立在贫困县不存在瞒报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展开的,前者道出了我国目前面临的现状,确有一些贫困地区限于客观条件、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家的“输血”工程确实能够解决现实困境;后者也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以贫为荣”折射出了“啃国家”、“吃软饭”的观念和思维。
不过也不可忽略另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贫困县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有的甚至已然是经济强县,在全国的县域经济排行榜中已名列前茅,但是似乎并没有打算把这个“贫困县”帽子甩掉。因为这个帽子的含金量颇高,有了这个帽子就等于有了金山银山,就等于是“摇钱树”、“财神爷”,“谁嫌自己钱多呢”贫困并不是丢人的事情,只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总之,对于确实贫困的地区来说,国家的扶贫政策可谓是“及时雨”,但是敲锣打鼓也大可不必,如何更好的利用资金和政策让当地经济摆脱落后才是当地官员需要考虑的事情。少一点“面子工程”,多一点脚踏实地,让扶贫资金真正用在民生工程上,依仗“贫困县”过日子不能长久,如何完成自主“造血”工程才是上上之策。对于“滥竽充数”者就应该建立相应的识别机制和退出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配套体制机制,让国家资源真正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浅谈山区贫困县如何推进清洁乡村工作
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黔桂两省三市(州)7县结合部,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辖4镇4乡1737个自然屯,总人口17.1万人。自去年5月初启动清洁乡村工作以来,乐业县创新推行“333”工作机制,即“三个强化抓住重点难点、三大制度构建工作体系、三个注重打造工作特色 【详细】
贵州考核贫困县不看GDP看扶贫成效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扶贫部门获悉,今后贵州将重点贫困县的考核指标与同步小康创建指标相衔接,由主要考核GDP增长转为主要考核扶贫开发成效。 据了解,为把贫困地区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扶贫开发上来,贵州实施 【详细】
贫困县镇书记嫁女 更像一桌“权力盛宴”
7月17日,河北省一贫困县镇党委书记岳树旺为女儿办豪华婚礼一事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引起热议。记者18日从沽源县县委获悉,岳树旺为这个县平定堡镇党委书记,目前已被免职。据介绍,沽源县平定堡镇党委书记岳树旺为女儿花费20万元举办婚宴,收礼金百万。(据新华社7月18日报 【详细】
49个贫困县每年留出编制招贤
7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获悉,近日自治区人社厅、编办、发改委、卫生厅、教育厅联合发文,决定进一步加强广西青年医学英才培养计划培养和管理,支医大学生可获得多项政策帮扶,其中区内49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