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5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吴耀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生态公益林是指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划分生态公益林,是构建林业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对实现林业与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从政策上确保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昭平县重点公益林概况

 

  经上级批复,2013年昭平县重点公益林面积为6.02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1.01%,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5.01万公顷,占公益林面积的83.22%;自治区级重点公益林面积1.01万公顷,占公益林面积的16.78%。其中国有0.49万公顷,占8.14%,集体5.53万公顷,占91.86%。公益林主要分布在县域内的江河源头、两岸和岩溶地区。2013年公益林管护费补偿标准为:集体林每年每亩14.75元;国有林每年每亩4.75元。2013年上级下拨公益林管护费补偿金额1241.33万元,到2013年底共兑现公益林管护费1182.99万元,兑现率为95.3%。

 

  可见,重点公益林管护费补偿对昭平林农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同时也体现了昭平重点公益林管护任务的艰巨性与紧迫性,分析和探讨该县重点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公益林管护制度,对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发挥重点公益林最大的生态效益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昭平县重点公益林管护现状

 

  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已经确权的公益林,由县林业局与林权所有者签订管护合同,明确规定权属所有者为公益林管护责任人,每年由各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根据管护合同规定的地块、面积,进行调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地块,经公示无异议的,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公益林补偿资金使用一卡通,由财政直接发放到林权所有者帐户上,保证资金快捷、安全的发放到管护者手上。

 

  三、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目前,国家或自治区政府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较低,群众很难接受,部分农户因此要求调整公益林或者故意不领取补偿金,这增加了公益林的管护难度。

 

  部分公益林地块难以确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林业“三定”工作做得不规范、不彻底,为以后的山林纠纷埋下了隐患,导致现在还有部分公益林无法确权,给公益林管护工作带来困难。

 

  公益林地块区划不尽合理。有些公益林地块面积小、分散,不便于管理。

 

  公益林管理机构不健全。全县公益林面积大,管护任务重,而公益林管护以林权所有人为主,公益林管理总站无编制、无固定人员,使公益林管护工作的检查及档案管理流于形式。

 

  四、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对策

 

  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薄弱。一些地方的群众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林木、违法占用林地、毁林开荒及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公益林的现象时有发生,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加强人、财、物、科研和信息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公益林补偿机制,健全制度,引入先进的管理措施,严格保护、合理利用。

 

  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和法治力量的推动。生态公益林管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要进一步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宣传工具,包括设置宣传栏、公示牌、区域告示牌,通过宣传车、广播、电视、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公益林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用法律武器捍卫林农自身合法的权益,提高全民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生态公益林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精干的公益林管护队伍,规范林政执法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要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现行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远远达不到补偿的效果,不利于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补偿标准应相当于生态保护成本、保护管理的基础费用,包括划为生态公益林之前继续经营森林资源的可得利益。为此,国家应加快建立较为完善的公益林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向电站、水库、自来水公司、森林旅游行业等使用水资源或森林资源的行业收取一定比例基金的方式,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基金,形成谁受益谁补偿的公益林补偿机制,提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

 

  三要继续完善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现行的公益林管护补偿标准,无论石山还是立地条件非常好的低山都一样的,很不合理,应根据公益林的地类及林分质量等因子制定不同补偿标准,实行优质高价,劣质低价的补偿原则,完善公益林保护等级的划分,以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管理公益林,确保公益林林权清晰,管护权落实到位。

 

  四要强化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公益林资源数据库、公益林目标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巡护制度和激励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物种多样性信息系统和生物地域信息系统等,实行县领导干部管理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评定标准和办法,把执行预定目标作为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定期获取重点公益林数量、质量等信息,及时掌握生态公益林资源变化动态,提高公益林保护的人防和技防水平。

 

  五要探索生态产业化经营利用措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在不破坏森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引导林农积极发展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充分利用好林地资源,提高林农的生活水平,通过林下经营项目的开发,调动林农的积极性,促进公益林管护效果的提高,抓好桂江及其支流沿岸生态区、七冲自然保护区、大脑山林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巩固提高生态绿化成果,着力建设幸福美丽昭平的目标。

 

  (作者单位:昭平县马江镇林业工作站)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