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单元,是区域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事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系统。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最终实现富民强县的现实梦想。文章以广西浦北县为例,阐述了富民强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挑战和机遇,进而提出了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八大战略举措。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具有悠久历史,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在县以及县级市行政区划乃至一定区域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事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系统。我国有2800多个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经济发展已进入到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促增长,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寻求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浦北县作为广西一个发展中的资源型大县,位于广西南部的钦州市,面积为2521平方公里,辖16个镇,273个村委(社区),人口91万。2012年GDP为115.2亿元,人均GDP为156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329元。浦北县面临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县梦”,迫切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认真探讨。
一、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富民强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伟大的梦想,源于现实的土壤。县域经济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处,也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县域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客观要求,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富民强县是实现广西“富民强桂”的必然要求。
“富民”是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大幅度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尽快让广西各族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强桂”就是加快做大做强广西经济总量,不断提升软实力,全面增强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虽然近两年广西GDP已超过万亿元,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事实并没有改变,由此可见,实现富民强县是“富民强桂”的必然要求。
(三)富民强县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化解“三农”问题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落脚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步伐,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当前广西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以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还很突出;同时,民生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居民的在住房、就业、教育、保险、公共服务设施等需要大量投入。只有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
二、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浦北县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实施“兴产业、建交通、扩县城”等重要措施,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跨越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一)工业化水平仅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从工业化率指标看,2012年浦北县工业化率为1.14,广西工业化率为2.47。浦北县工业化仅处于初级阶段,浦北县与广西全区工业化程度相比有不小的差距,比广西全区平均低了1.33,全区排名第70位。虽然浦北县近10年来GDP平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工业增加值增速也保持两位数,但是由于工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八大支柱产业主要工业产值和税收量仍较弱(表1),更需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表1 2012年浦北县八大支柱产业产值
和税收情况
产业 产值(亿元) 税收(万元) 制药 11.12 2806 烟花爆竹 13.51 3157 工艺编织 15.34 1024 建材 10.73 2169 林业 16.46 1270 制糖 3.6 1409 缫丝 4.7 872 矿业 3.61 1246 合计 79.07 11903
从上表可以看出,浦北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特色经济尚未形成;传统农业占优势地位,现代农业比例小,农业产业链短,加工层次不高;缺乏成型的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时,开放程度不够,加快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招了不少客商前来投资,并引进了一批项目,但规模化、支柱型的产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二)城镇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严重制约了浦北县二、三产业的发展。
从城镇化率指标看,2012年,浦北县城镇化率为26.2%,钦州市为34.14%,广西为43.53%,可见浦北县城镇化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全区、全市相比差距甚大。低水平的城镇化现状,严重制约了浦北县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交通环境落后,物流和信息流不畅,造成发展的“边缘化”。
浦北县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没有铁路,目前过境的高速公路尚未建成通车,最高级别的道路就是二级公路;到达钦州市、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等周边城市的时间都超过一个半小时,物流和信息流不畅,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对浦北县的辐射相对较弱。
(四)金融机构少服务能力弱,企业融资渠道匮乏。
2012年浦北县存款余额为88.8亿元,贷款余额34.9亿元,存贷比为39.3%,而钦州市的存贷比则为70.7%,存贷比差距相当的大。在县域经济的存款市场上,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大量流出县外流向城市,形成无形的“抽水机”;在贷款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银行支农力度减弱,成为实际上的“储蓄所”。地方性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少、业务量也少,贷款规模有限。地方担保体系建设也是刚起步,这些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很不利。
(五)体制机制制约,县级调控能力有限。
体制方面表现在财权与事权不对等,致使县域经济面临融资困难、土地供给矛盾、发展空间狭小等制约因素较为突出。机制方面表现在对县区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一些干部力求平稳过渡,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执行力不强。另外,由于过分强调任职年限内的政绩,也造成部分干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缺乏长远战略考虑。
在分析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浦北县实现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是国家政策机遇。国家越来越重视县域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扩权强县政策将越来越多,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二是区域环境机遇。浦北县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腹地,必将因北部湾经济区进一步开放开发,成为新一轮投资结构调整的受益者;三是资源优势。浦北县有丰富经济资源,如八角、红椎菌、香蕉、蜜蜂、黑猪、官垌草鱼等特色资源有可开发利用经济价值,通过资源换产业可发展成为较大产业;四是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将有较大改善。赖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载体快速完善,如两条贯穿浦北县南北和连接东西的贵港至合浦、南宁至北流(清湾)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以及一批重大项目的兴建,县城中心区的扩容提质,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必将带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经济裂变效应很快就能显现。
三、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战略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政策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其力度、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逢山开路,结合浦北实施贯彻落实好全会的改革举措。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战略思路。
人的思想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思想越解放,经济越发展。纵观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等地都是先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敢为天下先,勇闯新路,进取精神十足,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富民强县的行动指南,浦北县必须坚定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正确认识县情。浦北县县情有八大特点:最大的优势是区位,最大的财富是生态,最大的潜力是城镇化,最大的制约瓶颈是交通,最大的差距是产业,最大的短板是民营经济,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最大的弱项是人才缺乏。因此,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县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改革创新,发挥好比较优势,以“兴产业、建交通、扩城镇、办旅游”作为四轮驱动,拉动浦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加快振兴产业步伐,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句话精妙地点出了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也道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振兴产业。浦北县在产业发展上应立足于区域一体化,向东与粤港澳开放合作,向南甘当沿海城市经济体产业的配角,勇于在产业链的下游寻找自己的产业定位,发挥好北部湾腹地的效应,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产业群。
实施县域工业突破工程。浦北县经过几年县域工业突破工程取得良好进展之后,应乘势转为县域工业壮大工程,把制药、烟花爆竹、林业加工、建材、工艺编织5个行业培育为30亿元产业,争取培育出3家10亿元企业。同时也大力培育中小企业,使之形成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依托浦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西部地区农民创业园,打造烟花爆竹检验、药品检验、胶合板检验、智能电子、新能源五个省级研发中心,促进县域工业壮大发展。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坚持把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商贸、金融、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培育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加快专业市场、会展中心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旅游业,发挥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的品牌效应,着力推进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等特色旅游业发展,让文化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新亮点。
推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着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各种形式规模经营。增加“三农”投入,加大扶持力度,把花卉苗木产业园建设作为调整结构,美化环境,提供就业,增强群众收入的龙头,带动全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提高土地经营收益。把林下经济、红椎菌、官垌鱼、香蕉、荔枝、八角、黑猪、蜜蜂、马铃薯等作为农业相对稳定收入来源的特色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创造条件,激活民间资本,实施民营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实践证明,县域经济民营化,是一种机制灵活、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激活生产要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县域经济水平的发展战略。换句话说,强县先要富民,富民要靠民营。例如温州既无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其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温州人千家万户办工厂,千军万马闯市场,个体户、私营企业、家庭工业为主的私营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加快浦北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浦北县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实施经营城镇战略。
新型城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核心就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容为中心,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为此,要深刻认识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力争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20年,争取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缩小浦北县与全区、与全市的差距,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不断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修编县域和乡镇的总体规划,促进产业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使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县城人口倍增计划,力争到2015年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2020年达到15万人以上。引导农民进城创业、就业、定居、求学,把县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学”的生态文明新城。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县城为中心,以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沿线镇为重点镇,协调推进城镇路网、电网、通讯、供水管网、排污管网等公共设施建设,吸引更多农村人口到重点镇置业、创业、就业。壮大乡镇工业,到2015年打造工业产值超20亿元工业重镇3个,超10亿元工业重镇5个。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
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对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环境及其他各种资源要素实施经营策划、资本运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
(五)突出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打通经济社会发展脉络,实施交通网络战略。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浦北县既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也没有铁路和高速路,交通环境一直以来比较落后,也由此使得浦北的发展面临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改善交通环境已成为浦北县91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当前,要抓好两条过境高速公路建设,争取早日建成通车,连接东西南北,早圆浦北人民“高速梦”。要加快县镇村道路通畅工程建设,争取浦北至钦州中马产业园一级公路项目通过立项,拓宽向南发展通道;争取2年内实现镇镇连通二级公路,3年内村村通水泥路,5年内屯屯通硬底路,屯屯能用车辆运输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公交线路网络建设,尤其是加快开通县城与乡镇以及县城周边较大村委之间的公交线路,实现县城公交向乡镇、农村延伸,与农村客运有效衔接,建成覆盖城乡、快速便捷的公交网络。
(六)发挥好生态资源优势,努力建设美丽浦北,实施旅游发展战略。
始终坚守“越是后发展,越要重生态环保”的理念,把生态作为浦北最好品牌、最具优势竞争力、最宝贵的财富、最公平的民生。坚持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手抓,两促进,充分挖掘浦北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要科学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生态浦北、文化浦北、休闲浦北”为发展定位,以“一山一城”(山,即以休闲、养生为主的五皇山;城,即以“古越州、新浦北”为理念的建设浦北县城)及特色乡村旅游区建设作为重点,着力打造以五皇山为核心的旅游经济产业带,积极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五皇山、文昌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大朗书院创建国家3A级景区)。县城要抓好“一江两岸”、风雨桥、大朗书院、文昌公园、公猪脊森林公园、五仙湖湿地公园、新城公园等项目建设,以“越州文化、水系环绕、古城新韵”的的规划理念建设教育路。各镇要抓好农村休闲生态旅游项目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实施通道绿化、城镇绿化、村屯绿化、荒山绿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利用好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在浦北召开会的影响优势,探索更多的“不砍树也致富”的绿色发展模式。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科学节约集约使用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大力开展“美丽浦北·清洁乡村”活动,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改良田园生态,改造水源质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村镇,努力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
(七)抓好改革开放,释放县域发展新活力,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战略。
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如何在竞争中把握机遇,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只有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创造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强化行政效能建设,抓好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提升,积极推进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尽快建成启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在农村发展方面,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林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在投融资金融市场方面,要抓好“引银入浦”工作,争取成立更多的地方性银行;探索银保、银证、银信合作,积极谋划发行公司债券,推动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建立和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为投融资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加强县开投集团公司、工投公司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发展壮大,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搭建投融资平台。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上,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纳才入浦”工作,加强智库建设,成立浦北县战略专家咨询组,参与全县重大决策;利用好西部农民创业园平台,建立浦北县大学生人才创业园,出台扶持政策,聚贤纳才,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扶持更多的微小企业发展壮大。在服务领域方面,要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大刀阔斧整治“股长现象”,下定决心消除中层梗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努力建设高效、廉洁、务实的服务型政府。
(八)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
文化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支撑和灵魂。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浦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基础,这是祖先和历史留给的宝贵财富,是一笔无形资产。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充分挖掘浦北古越州文化内涵,研究出台浦北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加快大朗书院、归德书院等16个古书院的保护和修复,保护和发展好“跳岭头”、“舞青龙”等民间文化,包装宣传好“小江瓷器”百年文化品牌,传承具有浓郁浦北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推动影艺中心、会展中心等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抓好文艺精品创作,打响“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品牌。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抓好学前教育,办好寄宿学校,扩大初中规模,力争建好县城金浦小学、金浦幼儿园的基础上,再增办一所初级中学,提升高中教育,办大职业教育,提升整体办学水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加强宣传工作,深入宣传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提升浦北软实力这一新目标,大力推介浦北“宜居之城、创业之都、重教之地”这一新形象。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网络管理,正确引领舆论导向,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九)多谋民生之利,实施改革成果人民共享战略。
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从财政预算上保障资金实施民生工程。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作,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覆盖城乡的,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成果。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大力推进“三业”行动富民,鼓励创业兴业,使更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批保障性住房建设,尤其要加大扶贫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视干部职工的政治和福利待遇,逐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津补贴,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创新社会管理,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深化联合接访、领导干部包镇联系和县领导大接访等制度,加大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浦北安全发展。
(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制度建设年”活动,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权的机制。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注重从基层一线、项目一线、维稳一线、征迁一线选拔干部,大力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书记创新工程”,以开展“联镇包村”活动和推进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惩处腐败行为,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作者为浦北县委书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评《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研究报告》
广西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吕余生等著《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研究报告》,是广西社会科学院组织力量、团队攻关的专门研究广西文化改革发展战略的厚重之作。这部在多个调研报告基础上精心撰写的专著,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精神、高屋建瓴的理论思维方式,描绘了在中国建 【详细】
[平果县]品牌战略助推转型升级 百亿目标描绘发展蓝图
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这是平果县在日前召开的中共平果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纵深推进“两园七品牌”(创建工业 【详细】
山西省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项目开始申报
3月25日,省科技厅发布消息,山西省2014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简称专项行动)项目申报工作即日开始,各相关单位应抓紧时间,尽快将申报材料报送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报送截止时间为3月26日,逾期不予受理。 【详细】
“大美广西”全类商标战略将实施
记者在3月25日于巴马召开的全系统实施商标战略暨驰著名商标授牌大会上了解到,广西将申请注册“大美广西”的全类商标,以商标融合资源,以文化创造价值,将“大美广西”打造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文化、生态产业实体,促进我区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生态产业的全面发 【详细】
广西贺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企改革的主要方针和主要内容,贺投集团如何适应改革发展形势,实现做强做大,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通过对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认真思考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发展目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