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强调了“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大人才观”。笔者认为,习总书记的“大人才观”不仅仅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要求,同样对县域人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县域引才,不仅要有大胸怀、大视野,更要注意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规律”。具体而言,要做到三点:
打造“特色化”城市载体。与省、市级大城市相比,县级城市往往在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区位交通等方面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在宜居宜人方面更是略胜一筹。县一级通过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资源环境等方面构筑出别具一格的城市综合形象,可为引才工作打造出独特的载体优势,形成“物以稀为贵”的“品牌效应”。
实施“差异性”错位引才。在资金投入、平台建设、产业层次等方面,县级城市无法与大城市相比。因此,县域引才不能简单效仿大城市“大而全”的操作模式,而应结合县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市场化需求,与大城市开展错位竞争。即: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和特色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开发需求目录,紧盯急需和实用人才,通过合理设定引才门槛、科学选择引才区域与时机,构筑差异性政策体系,大力引进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
采用“候鸟式”引才模式。在人才市场化流动中,合作共赢往往是引才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县级城市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打破国籍、户籍、档案、身份等人才流动刚性因素的制约,通过搭建创新实践基地、开展项目交流合作、组织校企智力对接等多种活动,多方打造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智力应用平台,推动各类“假日教授”、“星期六工程师”等“候鸟型”人才不断向县内流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西林县]打造五大特色旅游品牌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西林县围绕“建设生态西林、改善山区民生”主题和“文化名县”发展战略,在保护历史文物的同时,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本地资源,强力打造历史、古城、原生态、民间、垂钓五大特色旅游品牌,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详细】
县域经济电子商务热潮下的冷思考
在巩固一线城市,布局二、三线城市后,电商巨头的触角开始深入到县域市场,纷纷把广告刷到城镇和乡村,电子商务和县域经济互相借力的“大戏”正在火热上演。 【详细】
《跨越与辉煌——广西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2004—2013》一书出版
日前,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组织编写的《跨越与辉煌——广西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2004—2013》一书,已经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自治区县域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黄方方为该书写了序言。 【详细】
河北省县域产业带平台促成交易20多亿元
近日,河北省首家电子商务产业园—慧聪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营满一周年。截至目前,园区已与河北省8个设区市的71个县(区)签订产业带合作协议,27个县域特色产业带在慧聪网上线运营,累计拓展电子商务应用企业5000余家,促成电子商务交易额20多亿元,加快了河北省县域特色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