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更是当前“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江西正对薄弱环节的县域经济发展“补课”,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升级。
“新常态”下力破“老难题”
县域经济发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难题。
在“新常态”背景下,江西正加快以县域经济为支撑的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江西从产业升级、开放升级、创新升级和区域升级四个角度,找准支柱、做强支点、夯实支撑和优化支持四个方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升级。
为此,江西最大限度地对县域经济发展“松绑给力”,出台系列专门意见和政策,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完善“省直管县”试点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和配套政策,能减的尽量减、能放的坚决放;大力推广“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融资模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80小于4”暴露发展短板
县域经济发展是旧话题。江西“旧话重提”,皆因“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升级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各地发展共识。
江西80个县市创造了全省六成以上的生产总值、近半的财政总收入;全省94个工业园区的绝大部分、约六成中小创新企业集中于县域。但江西在实践中发现,县域经济薄弱正成为发展升级的重大制约。2013年,江西80个县市的生产总值竟然不如江苏省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4个县级市。
同时,江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企业总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竞争力差、块状经济不明显等劣势;一些县市开放程度落后,县与县之间、县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开放合作不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支持不足;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
“兴赣之基在于强县,强县之路在于加快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升级,成为“新常态”下江西发展升级的必补课。
壮大产业集群,打破地域限制
调查发现,江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种种不足归根结底是产业集群程度不高、带动力不强。实践证明,江浙经济实力主要强在县域经济,根本强在产业集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江西强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中心任务是壮大产业集群。目前,江西规划的60个工业重点产业集群、75个农业产业集群和35个旅游产业集群中,分别有61.7%、100%和54.3%集中在县域层面。
当前产业分工已超出县域范围,一个大的产业链甚至横跨数个县市,推进区域合作已成经济发展大趋势。江西吉安市坚持10年在吉泰走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100多家分工协作的企业分布在数个县区范围,形成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
与之相反的是,前些年一些地区蜂拥而上发展光伏、铜金属深加工等产业,由于缺乏区域协作,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无法形成产业纵深,不少企业“昙花一现”。
痛定思痛。江西提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承载区域升级的重任。为此,江西先后提出昌九一体化、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赣西转型发展、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发展等战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注重区域协作,推进区域发展一体化;兼顾相关联区域内的县市发展情况,实现互补优势和差异化合作,打造跨区域的产业集群。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为县域经济发展献良策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 县域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抢抓机遇、奋力提升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度的重要支撑。2014年3月,市委、市政府将工作着力点放在激活县域经济上,出台了《南宁市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实施方案》,不仅符合统筹协调的 【详细】
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成功签约开发项目
3月27日下午,我市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与广西纯一建材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贺州市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铺门产业集聚区开发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书》。签约仪式由市长李宏庆主持。 【详细】
湖南第三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公示结束 永州3个县入围
经过客观公正遴选,并经湖南省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益阳市安化县等9个县入围第三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近日湖南省财政厅门户网站对此进行了公示,目前公示已结束 【详细】
把现代商贸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现代商贸。现代商贸是什么?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我们都知道马云从2013年开始 【详细】
湖北省: 研究县域经济粮食安全农村金融服务等工作
昨日,省长王国生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部署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等工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