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工商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义乌:全国商标第一县

  12月2日,记者一行飞抵浙江省义乌市。

  义乌历史悠久,建县于公元前222年,古称乌伤,1988年撤县建市。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义乌1982年率先在全国创建小商品市场,市场经营额连续21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10多年前,记者就曾光顾义乌,见证过小商品市场轰轰烈烈的发展。

  袜子是地地道道的小商品。提起袜子品牌,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浪莎。“浪莎,不只是吸引。”一句简简单单的广告语已经流行全国十几年。记者在浪莎针织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董事长翁金荣深有感触地说:“培育浪莎这个品牌,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政府特别是工商局的指导和关心。”

  的确,义乌市政府非常重视推进商标品牌工作。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今年3月正式组建)商广科科长叶向东告诉记者,2007年,义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实施,同时明确了创牌扶持政策。2008年,义乌市工商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国际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义乌品牌的国际化发展作了统筹谋划。

  就在记者抵达义乌前20多天,义乌市政府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众多扶持政策新鲜出炉。比如,对赴境外投资设立自主品牌研发、设计、直营机构的企业,且年度投资总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按其当年度投资额5%的比例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限额为100万元;对成功收购行政认定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企业,给予奖励50万元。

  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在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方面也很给力。该局积极推进创牌长效机制建设,建立了“宣传、引导、培育、推荐”四步流程、“市著名商标—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创牌梯队和“局所联动、政企互动、一一对应”的商标品牌培育机制,相继开展了“品牌乡镇行,商标助万企”“中国小商品城最具影响力品牌50强评比”“百名工商干部访千企”等活动,以不同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创牌氛围。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义乌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约23万户(与青海省相当),拥有注册商标53464件,县域有效商标量、境内商标申请量和境内商标注册量三项指标在全国县域名列第一;共有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7件,省著名商标106件;建有浙江省级商标品牌基地4个(衬衫、袜业、拉链和饰品)。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市17家驰名商标企业的生产总值达到97亿元,上缴税款39亿元;74家省著名商标企业的生产总值为194亿元,上缴税款6.6亿元。义乌市的商标品牌综合实力居全国县域经济体前列。

  桐庐:奖励措施作用大

  来到桐庐,记者立即想起南朝文学家吴均著名的骈体文《与朱元思书》中对桐庐美景的描写:“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流经桐庐境内的富春江孕育了一个个优良的农产品,也孕育了一个个有口皆碑的品牌。

  “春来暖时花竞发,画山深处茶争芳。”翻开史册,桐庐不仅以其山水之灵秀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篇,而且以茶之幽香抒发神韵。

  雪水云绿茶既是一个好产品,也是一个大品牌,号称“中国文化名茶”。在桐庐县雪水云绿茶产业协会采访时,协会秘书长姚福军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协会就成功注册了雪水云绿商标,后来在此基础上又注册了桐庐雪水云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协会对雪水云绿茶的生产和营销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统一宣传。相关部门联合成立执法小组,严格监管茶叶市场。近年来,雪水云绿茶品牌管理成效显著:雪水云绿茶2007年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获浙江省著名商标认定,随后几年桐庐县连续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

  桐庐县市场监管局市场规范科科长皇甫良峰告诉记者,桐庐县政府在品牌战略实施中推出的各项奖励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商标工作的开展。“由我局起草的全县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于2010年下半年由县政府正式下文。这个计划规定,对获得驰名商标认定的企业奖励100万元,对获得省著名商标、市著名商标和县知名商标认定的企业分别奖励20万元、5万元和1万元,同时对商贸企业成功注册商标的分别给予2000元奖励,对注册国际商标的给予注册费一半的补贴。直到今天,我县在品牌方面的奖励力度在杭州市都是名列前茅的。2010年,我县只有注册商标1769件,目前的数量是2923件,增加了65%。”皇甫良峰说。

  平和:地理标志一大县

  12月4日,记者来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高寨村。登高远望,满目葱茏——全是生机勃勃的蜜柚树,大大的、黄澄澄的蜜柚挂满枝头。

  漳州市工商局副局长侯为福用不太标准但充满自豪感的普通话对记者说:“平和琯溪蜜柚是平和县的名片,平和县农民收入的70%都是靠蜜柚挣来的!”

  的确,在平和县,从1997年申请注册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到2013年,证明商标的总数达到18件,这对一个县域经济体来说是非常可喜、难以被超越的数字。16年间,仅平和琯溪蜜柚一件地理标志商标,就为这个产业创造产值400多亿元,带给当地农民的实际收入超过200亿元。如果加上延伸产值,总计不少于1000亿元。

  在一年多前开门迎客的平和县地理标志文化厅,记者看到,在1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除了平和琯溪蜜柚,同为驰名商标的还有平和白芽奇兰,其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主要有平和红柚、平和板仔香蕉、平和南胜咸水鸭、平和大溪米粉、平和芦溪咸菜、平和青花瓷等。

  说起平和县发展地理标志产业的经验与做法,县工商局局长李佳宁归结为三句话: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变“工商独唱”为“全县合唱”,变行政力依赖为“权力共振”。简单地说,就是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全县一盘棋,不仅工商机关在使劲儿,其他相关部门也在努力,甚至县人大、县政协也没有袖手旁观。据介绍,县人大、县政协已把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的运用和管理作为常年开展巡查和视察的重要内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县政协主席每年都要带队巡查、视察好几次,发现问题现场办公解决。这样大的力度可能是其他地方没有的。

  近年来,平和县在“卖蜜柚”的同时,渐渐重视柚产品的深加工,建南海食品有限公司正是蜜柚深加工企业的领头羊。在这家企业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专门设立了商标品牌管理部,全权负责企业的商标管理与决策。该公司的深加工蜜柚糖果产品使用年轻人喜爱的O尼柚商标,该商标目前是福建省著名商标。该公司的南胜商标刚刚被行政认定为驰名商标。

  目前,平和县已经培育出3个年产值过10亿元的地理标志产业。去年的数字是:平和琯溪蜜柚年产值46亿元,平和红柚为21亿元,平和白芽奇兰茶近20亿元。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12万元,其中80%靠地理标志产业。

  平和的地理标志产业已经十分发达,但平和人的心里并不“平和”。在未来的日子里,平和人还要力争上游,进一步把平和地理标志产业做强做大。

  南安:品牌拓业求发展

  南安是泉州市下辖县级市,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在南安,石井、水头、官桥等镇是经济发展大镇。比如,官桥镇的工业经济发展强劲,是福建省百强镇之一。全镇有几百家内外资企业,形成了陶瓷建材、五金机电、粮油加工、针织服装和家具制造五大支柱产业。

  12月5日,记者在南安市工商局官桥工商所见到所长张春晖。据张春晖介绍,近年来该所以商标指导站和商标服务点建设为抓手,依托片段长责任制,推行商标网格服务,由片段长兼任商标培育调研员、商标注册引导员和商标知识培训员,深入推进“注册一件商标、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商标品牌战略,成功指导辖区企业新注册商标200多件。官桥镇所辖企业拥有省著名商标25件,其中陶瓷建材业占13件。陶瓷建材业一年财税收入占官桥镇财税总收入的30%还多,为该镇工商税收超过5亿元作出了贡献,有效发挥了以“以品牌拓业、以品牌聚资、以品牌引才”的作用。

  除了陶瓷建材业发达外,南安还拥有“国际石材之都”“中国水暖之乡”“中国童鞋之都”等美誉……一个个强大的产业集群通过优势互补、配套协作、集团作战而日渐成熟,为南安赢得了“品牌之都”的美誉。

  “品牌之都”的光环下是南安市多年来在品牌建设上的深耕细作。近年来,该市始终坚持把质量立市、品牌兴市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力创建品牌产品、打造品牌企业、培育品牌产业、建设品牌集群、发展品牌经济,迅速实现由传统生产向“品牌之都”的跨越。目前,该市拥有注册商标2万多件,其中商标国际注册量为53件,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有23件,福建省著名商标和泉州市知名商标超过300件。

  记者 喻山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