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调研组
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效开展沿边地区对外传播,自治区党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组成调研组,深入我区崇左等3个边境市,8个边境县(市、区),8个国家一、二类陆路口岸及其进出关联检大楼,13个边民互市贸易点和18个乡镇村屯,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了解、听取情况介绍、阅览书面材料、随机提问访谈、专项征询意见和数据统计等方式,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如何强化沿边地区对外传播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沿边地区对外传播工作的特点和成效
近年来,广西沿边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开展的官方互访、经贸合作、文化交流、节庆联谊等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传播工作,呈现出立足本土、创新载体、彰显特色、多措并举的鲜明特点,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在推动与邻国同级合作共赢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始终把抓好与邻国同级经贸合作重大活动作为边境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如百色市充分利用每年在靖西龙邦口岸举办中国百色-越南高平经贸合作洽谈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工作,形成以重大经贸活动为平台、中越双边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深受中越两国地方党政领导、客商和边民欢迎。
二是在维护安宁祥和周边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广西与越南沿海沿边沿江,陆地边境线长1020公里,沿边不少乡镇村屯往往“打开家门看到邻国,跨出两步就到越南”。近年来,广西沿边地区注重利用本土的地缘和人际传播优势,创新载体,积极组织开展“中越边境村屯缔结友好村”和中越边民经济发展、文体活动、社会治安“三联谊”等活动,不断巩固和扩大双边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有力维护了安宁祥和的周边环境。
三是在促进双边文化交流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广西沿边地区每年与越南开展各类人文交往交流、文体联欢联谊活动近百场次,对外文化交往交流已成为常态和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如靖西县利用该县驻越南高平省办事处,在越南开展文艺业余培训和各种民间交往交流活动,并根据两国边民都听得懂本地壮语的特点,开播壮语电台和创办广西首个县级电视栏目《五色糯》,用本土语言播报节目,吸引本县和邻县特别是越南边民收听收看;大新县硕龙镇利用每年歌圩节等传统节日,组织两国边民的人文交往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了越南边民对我国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四是在增进双边传统友谊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充分利用自身的阵地资源和新闻传播优势,运用在沿边口岸、边民互市贸易点等所设置的对外宣传橱窗、LED显示屏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开设的对外传播栏目,开展以壮族寻根问祖为主题的“布罗陀文化旅游节”和“追寻胡志明足迹”等活动,有效开展对外传播,其中部分对越宣传推介实现了中、越双文双语播出,从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两国边民情感、传承了友谊。
沿边地区对外传播工作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沿边地区对外传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沿边地区对外传播内容和产品不够丰富,无法满足邻国受众对中国信息的极大需求。二是沿边地区对外传播手段和形式单一,难以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沿边地区对外传播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开展相关工作和取得成效。调查情况表明,由于我区边境县(市、区)级财政收入有限,大多难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外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一直以来,我区边境外宣工作的专项经费较为紧缺,造成了沿边地区对外传播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因此,8个边境县(市、区)经费少、设施差、阵地弱的问题较为突出。四是沿边地区对外传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
加强和改进沿边地区对外传播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沿边地区对外传播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强力推进
沿边地区历来是境外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的前沿地带,抵制意识形态渗透、防范极端宗教思想入侵、反对分裂的战略任务异常繁重。从实地调研看,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形式加紧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步伐,企图把沿边地区作为其“西化”“分化”的突破口。沿边地区各种思想相互影响激荡,文化、宗教正常交流和非正常渗透交织运行。因此,沿边地区对外传播急需上升到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强力推进。只有借助国家力量,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抢占对外传播制高点,才能有效提升传播层次和影响力。
二、沿边地区对外传播需要充分挖掘地方的地缘和人际传播优势,主动担当责任
沿边地区对外传播是国家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沿边地区充分挖掘自身的地缘和人际传播优势,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种力量、两个作用,形成“上下协同”的整体工作格局和整体工作效应。就广西而言,主要是打好对外传播“边”字牌。
打好“边境”牌,充分发挥主流舆论引导和新闻传播作用。根据广西目前已创办我国唯一与对象国合作办刊、合刊发行中越文期刊《荷花》杂志,正式开播我国首个区域性广播频率“北部湾之声”和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落户南宁的实际,加强边境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一是精心打造广西沿边地区重大活动对外传播平台。把抓好各地重大活动的对外宣传作为边境对外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中国-东盟“两会”和边境各级各类经贸合作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边境对外传播工作。二是进一步推动《荷花》杂志本土化发展。不断提高《荷花》杂志的采编水平,增强对本土受众的吸引力,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精心组织自治区主流媒体对外交流合作。协调《广西日报》办好涉外栏目,扩大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北部湾之声”、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和国际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入网覆盖,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的交流、制作、互播和影视作品译制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四是精心组织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对外传播。充分发挥互联网跨国界、天然落地等特点优势,积极引入有创造力的网络媒体,参与我区传统媒体的网站建设和广西新闻网合作发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精心组织重大主题网上对外传播,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和管理,不断扩大互联网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覆盖率。五是整合对外传播资源和力量。充分利用自治区和沿边市(县、区)现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开设的节目栏目,建立对外传播平台,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传播工作;精心策划组织“海上新丝路·东盟万里行”大型主题外宣活动,指导协调有关边境市开展“边关记者走东盟”活动,讲好广西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打好“边关”牌,充分发挥文化精神纽带和文化传播作用。根据广西现已设有25个国家一、二类陆路口岸和27个边民互市贸易点(贸易区)的实际,抓好边关对外传播阵地建设:分层级在沿边各口岸及边民互市贸易点广场设立LED显示屏或宣传橱窗,在凭祥、东兴等边境城市的重要涉外活动场所和各口岸联检大楼内设立电视显示屏或电子宣传牌,在各边境市(县、区)车站、码头、宾馆、出入境办证大厅等重要涉外活动场所设立外宣品展示发放平台,滚动播报中国梦、中国道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等专题电视宣传片和有关形象宣传片,投放展示宣传介绍我睦邻、安邻、富邻周边政策和当地发展成果的各类外宣品,增进邻国对我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打好“边民”牌,充分发挥人文纽带和人际传播作用。根据广西沿边8个县(市、区)的27个乡镇136个行政村479个村屯与越南4个省的18个县(市)毗邻的实际,抓好边民人文交流平台建设:在沿边乡镇村屯组织开展的中越边民缔结友好村和“三联谊”等活动中植入对外传播内容,容纳更多的政治、经济、社会信息;利用“越南奠边府大捷”等重大纪念活动和中国广西龙州博物馆胡志明展馆、“胡志明等越南革命家在龙州活动印记展”等重要场馆,以及沿边地区组织开展的“寻访胡志明足迹”和边境山歌邀请赛等各种文体联欢、节庆联谊活动,寓对外传播于人文交流活动之中,增进民心相通、民间相亲的良好双边关系,打造人际传播品牌。
三、沿边地区对外传播需要强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
广西沿边地区对外传播主要通过先进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实现传输、落地和覆盖。但目前由于受到对外传播基础设施薄弱、传播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对外传播仍然体现为传播能力不够强,影响力非常有限的状况。现实一再表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够广为流传。可以说,如果没有先进的传播手段,没有健全的传播渠道,沿边地区对外传播就会陷入有理发不了声去说、说了也传不出去的被动境地,长此以往,我对周边影响力就有进一步受到削弱的危险。为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对沿边地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对外传播项目和区域性对外传播体系建设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加以扶持、给予指导,对沿边地区的重要对外传播平台建设加以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四、沿边地区对外传播需要在更大力度上整合资源
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既体现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上下协同联动”,又涉及同一层级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配合”。从实地调研看,近年来,沿边地区在对外传播方面已经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因而没有形成对外传播的整体效应以及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传播力量。为此,有必要考虑设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以利于在更大的力度上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建立多元多样的机制和平台,统筹国家对外传播工作。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使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既有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上的由政府及其主流传媒构成的对外传播主渠道,又有民间对外交流交往活动的地缘传播、文化传播和人际传播;既有体现具体工作部门业务业态发展的单一对外传播,又有相关工作部门根据需要整合资源联手打造的对外传播综合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家对外传播机制和平台,切实增强沿边地区对外传播的整体效应。
(执笔:颜凤云)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崇左市去年沿边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
2014年,崇左市紧紧围绕沿边金融、劳务合作、跨境电子商务、互市贸易、通关便利化等“五项改革”,扎实推进全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工作,并取得新突破和实效。 去年,崇左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 【详细】
广西保险业借机沿边金改 为广西边境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在广西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门户新枢纽的大背景之下,推进跨境保险发展,为广西边境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和服务支持。 【详细】
沿边金融改革 东兴试验区亮出“国际范儿”
2013年7月10日-2014年11月30日,东兴试验区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量达209亿元人民币。 【详细】
防城港沿边金融改革破冰开局
12月15日,去越南芒街一日游的朱恒英等10多人,直接用人民币在东兴市“联合货币”兑换机构换好越南盾后出境。如今在防城港边境地区,不管游客还是贸易商,均可直接用人民币兑换或结算,方便快捷。这是 【详细】
广西:推动沿边跨境保险业时不我待
12月2日,记者从“加快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课题调研总结座谈会上获悉,广西要以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举全区之力将广西打造成为西部地区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而推动沿边跨境保险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