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07日 来源:柳州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环保产业政策的日趋完善 ,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领域不断拓展 ,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朝阳行业。探索建立健全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进程 ,使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推进我市经济再次腾飞、提升城市竞争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环保产业发展充满机遇

  一是国家战略为环保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新高度 ,“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识 ,经济系统呈现生态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把生态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去 ,把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的“高消耗、高排放”转到“低消耗、低排放”上来 ,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二是环境治理为环保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近年来 ,国家相继出台了“气十条”“水十条”、两高司法解释、新环保法等 ,表明“铁腕治污”“从严监管”已经进入“新常态”。这将驱使企业更加重视污染治理 ,增加环保投资 ,最后驱动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相关技术领域及环保产业链发展。

  三是市场需求为环保产业创造了发展时机。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未来十年内 ,总环保投资大概需要10万亿 ,这将会促进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

  四是环境税为环保产业拓展了发展空间。2015年6月 ,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环境税对污染的惩罚性措施将迫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减少污染物排放。

  这无疑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在条件和驱动力。

  五是投融资机制为环保产业挖掘了发展潜力。2014年 ,国家《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发布 ,社会资本势必将以更灵活的方式进入环境保护等新领域 ,环境保护领域跨入“市场经济”模式。

  六是工业优势为环保产业奠定了发展基础。我市工业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优势明显 ,在振兴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环保产业发展中有所作为。

 

  柳州发展环保产业几点建议

  “十二五”以来 ,虽然我市环保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但从整体上看 ,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十三五”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广西落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时期 ,我市要抓住机遇 ,顺势而为 ,依托工业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优势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发改委牵头 ,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参与的市环保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开展政策调研 ,组织技术推广 ,开展交流合作和有关咨询;指导环保产业相关政策的实施。

  二是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积极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引导、监管作用 ,从财政、税收和金融多角度加大投入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平台 ,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资 ,培育市场主体 ,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调动投资主体积极性的环保产业政策 ,在投融资、补贴、税收、土地报批等方面对环保产业予以倾斜。建立相应的环保专项资金进行财政贴息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环保事业。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 ,对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及污水、清洁生产、垃圾处理等投资项目给予支持。

  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工业方面 ,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推广以及节能减排的推进力度。在农业方面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在服务业方面 ,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 ,拓展环境服务领域及范围。

  同时 ,可依托大型工业集团 ,打造以水处理常规设备、发展清洁生产装备、环境监测设备等为主的环保装备及材料产业链 ,有效带动我市环保产业的发展。

  五是优化投资结构。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为突破口 ,培育包括政府、私营企业和外资为主的多元化环保投资主体 ,在形式上可以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资方式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 ,发挥双方优势 ,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同时 ,鼓励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城建投资等资金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