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环保产业政策的日趋完善 ,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领域不断拓展 ,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朝阳行业。探索建立健全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进程 ,使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推进我市经济再次腾飞、提升城市竞争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环保产业发展充满机遇
一是国家战略为环保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新高度 ,“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识 ,经济系统呈现生态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把生态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去 ,把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的“高消耗、高排放”转到“低消耗、低排放”上来 ,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二是环境治理为环保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近年来 ,国家相继出台了“气十条”“水十条”、两高司法解释、新环保法等 ,表明“铁腕治污”“从严监管”已经进入“新常态”。这将驱使企业更加重视污染治理 ,增加环保投资 ,最后驱动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相关技术领域及环保产业链发展。
三是市场需求为环保产业创造了发展时机。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未来十年内 ,总环保投资大概需要10万亿 ,这将会促进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
四是环境税为环保产业拓展了发展空间。2015年6月 ,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环境税对污染的惩罚性措施将迫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减少污染物排放。
这无疑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在条件和驱动力。
五是投融资机制为环保产业挖掘了发展潜力。2014年 ,国家《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发布 ,社会资本势必将以更灵活的方式进入环境保护等新领域 ,环境保护领域跨入“市场经济”模式。
六是工业优势为环保产业奠定了发展基础。我市工业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优势明显 ,在振兴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环保产业发展中有所作为。
柳州发展环保产业几点建议
“十二五”以来 ,虽然我市环保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但从整体上看 ,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十三五”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广西落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时期 ,我市要抓住机遇 ,顺势而为 ,依托工业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优势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发改委牵头 ,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参与的市环保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开展政策调研 ,组织技术推广 ,开展交流合作和有关咨询;指导环保产业相关政策的实施。
二是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积极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引导、监管作用 ,从财政、税收和金融多角度加大投入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平台 ,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资 ,培育市场主体 ,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调动投资主体积极性的环保产业政策 ,在投融资、补贴、税收、土地报批等方面对环保产业予以倾斜。建立相应的环保专项资金进行财政贴息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环保事业。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 ,对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及污水、清洁生产、垃圾处理等投资项目给予支持。
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工业方面 ,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推广以及节能减排的推进力度。在农业方面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在服务业方面 ,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 ,拓展环境服务领域及范围。
同时 ,可依托大型工业集团 ,打造以水处理常规设备、发展清洁生产装备、环境监测设备等为主的环保装备及材料产业链 ,有效带动我市环保产业的发展。
五是优化投资结构。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为突破口 ,培育包括政府、私营企业和外资为主的多元化环保投资主体 ,在形式上可以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资方式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 ,发挥双方优势 ,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同时 ,鼓励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城建投资等资金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三方面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县域要发挥好推进改革的前沿阵地和试验田作用 ,敢于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创新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详细】
福建省: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8月4日至5日,省长苏树林先后赴南平市的武夷山市、光泽县、邵武市等地调研。苏树林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和尤权书记的要求,充分发挥南平生态优势,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详细】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我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撬动”社会投资
一面是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薄弱、投资动力不足,一面是大量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无处可投。为破除二者之间的障碍和壁垒,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释放社会资本的活力和动力 【详细】
防城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农”墨重彩绘乡村
盛夏,一个细雨朦胧的早晨,记者走进了东兴市广源无公害农业产品种植基地。一片片绿色在眼前铺展开来,润湿的空气中弥散着扑鼻的清香:又长又绿的豆角,满满装在包装袋内等待运出;一根根青瓜可爱地垂着脑袋在雨中嬉戏;墨绿的果实挂满枝间,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美丽画卷 【详细】
天津: 县经济开发区上半年协议引资73.8亿元
县经济开发区以列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围绕建设“现代自行车产业之都”高档单车(电动车)生产及新材料研发转化基地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两个“百亿链条”,放大集聚产业辐射带动效应,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实体经济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能量。上半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