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长期从事产业、区域、城市和空间政策及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对中国经济形势和中国城镇化都有独到的见解,并出版了《中国未来三十年》《第三个三十年-再度大转型的中国》《大转折-解读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等著作。2015年10月24日,周牧之将应邀在新华网思客会上发表演讲。
城镇化绿色发展进程中,关键不是技术缺位,是系统缺位。我们过分强调单体的技术问题,而往往忽视系统的问题。比如对城市的垃圾问题和水处理问题而言,最关键的不是其中某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如何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城镇化是一个社会机制大变革的过程,它需要在宏观上有通盘的考量和设计,但遗憾的是,与迅猛粗放的城镇化进程相比,中国在城镇化顶层设计上的研究和探讨缺位。
关于中国绿色城镇化轻重缓急的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必须“边动边谋,边谋边动”。在城镇化上,中国长期处于一种“只动不谋”的状态。过去多年粗放型城镇化运动中,中国动得很猛烈,但是谋得太少,这造成了人口移动、城市生活、城市形态、城市交通上各种问题的显现。
宏观上讲,城镇化需要明确的政策导向和通盘的制度安排。例如人口移动是城镇化的根本,需要从户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税收等一系列制度上进行改革,形成对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移动的制度支撑体系。
只要放开户籍制度的束缚,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对人口移动的支持,不仅是农民,全中国人都会用脚来对城市投票,根据人生不同的阶段,选择学习、工作和养老的城市。
从微观上讲,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从城市形态、产业经济、交通结构、人文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入手思考如何打造城市的凝聚力和魅力,也就是所谓“城市核力”。在人口、资金、产业流动化的城镇化时代,城市只有依靠自身“核力”吸纳人口、资金和产业,才能不断提高城市内涵的质和量。
这些都是所谓的“谋”。要从宏观上谋好城镇化,从微观上谋好城市发展这两篇大文章,需要让为政者和市民都能看到城镇化和城市自身应有的追求目标,在政策、制度和规划的制定上既有章可循,又有抓手可依。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绿色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正是试图为上述的“谋”提供有效的标杆和工具。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陕由农业社会步入工业化社会 城镇化水平突破50%
陕西省统计局昨日发布《“十二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报告》,陕西已由农业社会步入工业化社会,实现了从经济欠发达省份向中等发达省份的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崭新历史时期。 【详细】
62个城市(镇)列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10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10个试点地区分别就户籍制度改革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特大镇体制改革和特色镇建设、智慧城市等5个专题做了经验介绍。 【详细】
我国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
在9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我国将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并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目前,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建设方案。 【详细】
京津冀城镇化应有破有立
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从城镇化进程看,河北省尚处于城镇化的中期阶段。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河北籍外来常住人口占外来常住人口的22.1%;天津市的相关数据为25.2%,已形成异地城镇化。 【详细】
“淘宝村”:特色城镇化的探索
当亲眼看到七十多岁的老大爷熟练地在电脑上单指敲出“亲,你好!”的字眼时,你定会惊叹于互联网的触角,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已经无处不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