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清 水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时间已是11月25日零时20分。突然,一位Q友,抛出了一个关于精准扶贫的问题,请群友讨论。刚开始,以为是没有更改群名片的Q友,并不在意。

  “请大家一起来讨论:我没有房子,借住在大哥家。只因他起的是老房子,没有房产证,如果界定房子我跟大哥一人一半要加分,觉得不合理。谁可以帮帮我”

  看到如此提问,才知道这位叫“蓝格调”的Q友,并非是本报刚建立的扶贫一线QQ工作群里的同事。原来,由于外出打工,联系困难,多日无奈,促使她寄望查找扶贫群寻求帮助。而群管理员一时疏忽,“蓝格调”误闯入群。

  “讨论一下帮帮她吧,哪怕释疑解惑也好。”一名群友提议。于是,耐心询问,认真记录,留下联系方式后,一位工作人员当即帮助这位Q友联系,落实了核查事宜……

  这一次对话,使得笔者眼前总是幻化出求助者找QQ“扶贫群”的画面。所幸的是,这个Q友会用QQ,学会在村屯之外寻找希望。而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广西,由各个层次或各地建立起的各种QQ扶贫群、微信扶贫群,已颇有燎原之势,拓展了务实的网络空间,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这样跨越时空的协助,每天都在群与群之间发生并改变着,打破了地域之隔,消除了另群的陌生。一线扶贫队员,团结一心,用真情尽全力,扎扎实实地投入精准扶贫,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而建这样的群,并不需太专业太高深的网络知识。但是,与此相反,在精准识别过程中,所暴露出一些基层乡镇干部网络知识的缺失,令人震惊和担忧。在手机已在农村普及的当下,原本用QQ、用微信可以直接拍照、取证、记录、传送的许多事宜,到了乡镇干部手里,只有“跑腿”的份。其实,细从成本考虑,这样的跑腿耗时费力,远超手机所用的“流量”,效率自然是大大打了折扣。

  如果这支基层的力量,学多一点网络常识,把一个个活力四射的群作为工作的重要辅助方式,其释放的能量,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精准扶贫。所以,不妨让全区的20多万扶贫大军,来个“手拉手”,联起这部分基层干部的网,在工作联络中,进行一次网络知识的大普及,织就和铺开一张务实高效的网,快速提升基层干部的网上办事能力。

  精准识别,千头万绪,总有百密一疏,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然而,这样的扶贫群,能量很大,用活用好是关键。扶贫队员远在富川,求助的“蓝格调”家住上林。但是,一个查找,一个转发,几个字的身份核实,就能让异地信息很快对接、落地、最终解决。

  这不,当天上午,“蓝格调”就接到了当地相关工作组入户再核实的回应。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