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结合广西实际,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区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年均增速均在10%左右,为广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市场繁荣作出重大贡献。但近几年畜牧业增速明显回落,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显现,必须加以重视,予以解决。
一、“三高一低”困扰广西养殖业
畜牧业在全区大农业和农民增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据估计,在全区农业产值中,养殖业比重占43%,其中畜牧业占养殖业比重的2/3。畜牧业的发展,为食品加工业、餐饮行业和丰富市场“菜篮子”提供充足原料,有效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但是从现实看,“三高一低”对广西养殖业带来了不少困扰。
从畜牧业自身状况看,生产规模大但产能落后,因而在快速发展同时还产生着比较严重的“三高一低”——成本高、风险高、污染高、效率低问题。
在成本方面,畜禽养殖的土地租金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饲料价格持续攀升,畜牧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是一个长期趋势;在风险方面,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及市场波动剧烈等风险严重威胁畜牧业健康发展;环境方面,随着养殖总量的扩大,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畜禽排泄物年排放总量仅次于工业源、生活源,成为第三大污染源;生产效率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不小差距,如一头肉牛的平均产肉率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3甚至更低,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活仔猪平均数为14头,而发达国家平均22头,丹麦、荷兰等国可达26头。这些问题成因,是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靠低成本扩张,只重数量而轻质量所致。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现代生态养殖为抓手,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走向现代化。
二、走生态养殖之路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畜牧业以接近10%的平均增速增长,随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竞争力优势削弱,后发追赶空间缩小,低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
从本质上看,当前我区畜牧业面临下行压力和增长速度回落,是追赶进程中的阶段性转换,即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速增长阶段,而不是追赶阶段的终结。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广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高度,提出建设“美丽广西”,开展乡村建设系列活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特别对养殖业发展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养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明确定位和要求。
发展现代生态养殖,逐步解决养殖业“三高一低”问题,就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使之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增长速度上台阶和增长质量上台阶得以同时实现。必须进一步加强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进养殖模式创新,提升产业组织水平,切实解决畜禽规模养殖排放问题,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扶持政策以加大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支持力度。
三、抓住重点推进养殖业现代化
提高认识强化责任。现代生态养殖已列入“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的重点工作,各地要充分认识我区发展现代生态养殖推动畜牧业转型升在发展生态经济中的战略意义,明确推进现代生态养殖的责任主体和具体措施,把现代生态养殖纳入“美丽广西”活动年度绩效考核。要把推广生态养殖方式作为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的一项重大举措,纳入总体规划,共同部署推进,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探索完善有广西特色,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养殖业“广西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制订规划依法发展。各地要高度重视抓紧制订发布“十三五”现代生态养殖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全面推进《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贯彻落实,使畜牧业发展规模与种植业、县域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养殖布局科学合理,确保在宏观上实现生态养殖。
稳步转变养殖方式和调整养殖结构。要注重引导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禽,推动牛羊产业与甘蔗产业融合发展,推行种养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生猪产业转变养殖方式,全面推广生猪高架床零冲水现代生态养殖模式。
研发推广现代生态养殖技术。要组织对微生物在养殖环节中应用技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制定生态养殖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科学推广现代生态养殖,为实现植物、微生物、动物“三物循环”的养殖模式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无抗”养殖,安全养殖、高效养殖。
集中资源强化政策支持引导。首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各种涉农涉牧资金,支持养殖业主加大畜禽养殖栏舍改造、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落实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的财税政策,调动业主加工有机肥、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扎实构建农牧结合的平台和通道,形成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大对开展现代生态养殖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壮大龙头企业,带动生态养殖发展。其次,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解决发展中投融资难问题。再次,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做好山上文章,解决养殖业用地难问题。第四,发展养殖业保险,健全化解养殖生产和市场风险机制。
(作者为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国家权威报刊媒体发表和转载广西国史学会专家何成学的理论文章
广西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何成学研究员在纪念建党百年和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以高站位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光辉历程》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8日第5版专版头条,该文系2021年广西社 【详细】
以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极 为推动钦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2017年视察广西时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在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广西充分释放“海 【详细】
陆金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广西各地积极发挥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蔗糖、粮油、果蔬 【详细】
全面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 走出一条具有灌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思考
灌阳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0841万人,占总贫困人口的96.19%,实现减贫史上的新跨越,成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开启了乡 【详细】
钟恒钦:构建脱贫攻坚高效帮扶体系
广西靖西市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差、底子薄。全市总人口67万人,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十三五”期间共有贫困村15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032人,贫困发生率为22.6%。贫困村数量、贫困人口数量分别排在全区第一位和第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