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8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黄东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中越建交65周年,亦是中越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两国最高领导人年内实现互访,不断推动着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特别是经贸合作硕果累累。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则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5年在中国与东盟贸易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中越两国贸易仍然有超过10%的增速,说明两国经济合作的基础和潜力都很大,前景十分广阔。当下中越两国合作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战略对接。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2015年7月访问越南时首次提出的设想。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在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时,又将推动“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写入《中越联合声明》。可见,积极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实现对接,是当前推动中越务实合作的着眼点。而为了尽快实现“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的战略对接,深化两国跨境合作自然就成为必然之选择。

  一、“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战略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带一路”倡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一规划方案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而越南政府去年年初正式批准了“两廊一圈”发展规划,包括北面经济走廊连接到中国广西,南面经济走廊连接到柬埔寨,以及环北部湾经济圈。

  其实早在11年前,中越两国政府就发表了确定双方合作建设“两廊一圈”意向的联合公报,这是两国中长期经济合作的共同规划。按照设想,到2020年,“两廊一圈”发展规划将为越南贡献2000亿美元左右的GDP。将中国的“一带一路”与越南的“两廊一圈”发展规划对接起来,既是两国业已达成的重要战略共识,也是两国共谋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两国经济战略对接,把“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把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越南基本实现“工业化社会”两个重大战略目标以及两国发展海洋经济战略对接起来,这才能更有效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共同造福于两国人民;其次,两国经济战略对接,越方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源、设备、资金、运营经验,并利用“亚投行”和海丝路基金等投融资渠道进行投资合作,加快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另外,作为东盟重要的成员国,越南还可以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经济共同体总蓝图宣言》、《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的对接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有人担心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越南实现对接会涉及到相关国家不同利益的诉求,甚至出现一些分歧和误会。这里,关键在于双方一定要抱有共享共赢的信念。在对接合作过程中,存在分歧和出现矛盾是正常现象。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不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同东盟与越南不能实现对接,只要各相关方坚持共商、共建和共享及大小国家平等和机会均等原则,就完全可以化解分歧,消除误解,排除外部干扰,最终完成对接合作的伟大使命。

  二、深化中越跨境合作是两国经济战略对接的必然选择

  中越山水相依,语言相近,文化相通,边境经济合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目前,两国相关方面都在加速推进以共建经济合作区为核心的跨境合作,这其实正是“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战略对接的重要步骤。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指在两国边境地区划定特定区域,赋予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投资开放等特殊政策,并对该区域实行跨境海关特殊监管,以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通过整合周边资源,实现两国边境的充分互动和优势互补,促进该区域快速经济发展,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从2005年开始,中国广西、云南与越南的广宁、谅山、高平、河江等省就建立起跨境经济合作的联合工作委员会机制,每年定期就推进双方合作事宜交流磋商,并开始就凭祥—同登、东兴—芒街、龙邦—茶岭、老街—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进行相关前期工作。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越南,两国签署了《关于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备忘录》,跨境合作上升为两国共识。去年4月发布的《中越联合公报》和11月发布的《中越联合声明》,都提出要尽快协商并确定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切实推进产业对接、产能合作以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共同建设。

  越南和中国广西、云南两省区是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加快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则是深化中越跨境合作的重点,目的是促进两国边境地区合作从以边贸带动为主的单一模式向以贸易、投资、加工制造、旅游等协调带动的综合模式转变,这对各自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中越两国睦邻友好和两国边疆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

  据了解,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目前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在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范围内,连接中越的北仑河二桥已于去年4月1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17年建成通车;在同登—凭祥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范围内,作为跨境合作优先项目的凭祥综合保税区已于2011年封关运营。深圳—南宁—凭祥—河内物流线路全线开通,实现了两国运输车辆及公务车辆跨境通行。下一步应该积极推进凭祥—谅山—北江高速公路、东兴—芒街—海防高速公路、水口—驮隆高速公路及水口—驮隆口岸跨境二桥建设等项目的落地实施。

  三、深化中越跨境合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虽然中越跨境经济合作正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

  首先,中越两国尚未建立起有效协调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两国在规章制度、工作方法、管理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涉及两国的外交、海关、边防、检验检疫、交通、经贸等多个部门,合作和协调难度较大。其次,地方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广西、云南沿边地区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仍有缺口,越南政府在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投入状况也不容乐观,且在向中国贷款方面存在疑虑,许多工程项目建设严重滞后于预定日期。再次,中越边境省份经济结构趋同,经贸交流层次较低,形成产业合作难度大。例如广西凭祥、东兴、龙州与越南毗邻省、市、县的产业结构大致相同,产业发展趋同现象明显,同业竞争较为激烈,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非常雷同。这必然对两国跨境经济合作的深化带来困难。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都在“两廊一圈”范围内,实现“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对接,深化两国跨境合作就当先行先试。在两国已达成重要共识和工作推进已初有成效的基础上,当前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要建立中越两国政府间的协调机制,负责协调解决跨境合作涉及的外交、国防、投资贸易、互联互通等重大问题,并制订相关产业政策和贸易制度。第二,要利用各种资源,加快推进跨境互联互通尤其是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第三,要加大两国政府支持力度,推进跨境产业合作,并优化组合边境两地生产要素,发展双方能够互补的产业链,打造沿边特色产业带。第四,要扩大双方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不断夯实两国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

  (作者单位:左江日报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