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 六项重点 补短板 促融合 降成本 去库存 提品质 调结构 制图:林倍仪
政策解读·关注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简称“一号文件”)指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等突出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这是新提法,也是突出亮点。文件明确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
一号文件还要求,必须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激发亿万农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农业农村发展不但要从外部寻求突破,更要从内部挖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其自身蕴含着的巨大发展潜力。
(综合1月28日、30日、31日及2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
各省实践·兄弟伙伴怎么做
浙江
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浙江今年预期目标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目标仍然是跑赢GDP。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这也是浙江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张冰/1月29日浙江在线)
湖南
推动粮食生产组织转方式
“立足湖南当前实际,产粮大省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南省农委主任刘宗林提出,要强化粮食产能基础,主攻单产,确保粮食安全;要走高效安全绿色发展之路,优化品质,促进种粮农民增收。随着种粮三项补贴合一,改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新增资金将集中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全省可增加7亿元左右的投入,扶持新型生产主体和服务主体,推动粮食生产组织转方式,实现少数人种多数人的田,少数人帮多数人种田,从而提高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效率。 (张尚武/1月29日《湖南日报》)
海南
实施“美丽百千工程”
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美丽海南百千工程”,重点打造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1000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将海南建设成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的目标。细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人们发现:实施“美丽海南百千工程”,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高度契合! (陈成智/1月29日《海南日报》)
贵州
构建科技服务“三农”人才体系
贵州将积极选派科技特派员,实施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组成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每个重点产业培养一支稳定的专家团队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创推一体化的人才体系。同时,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创新,鼓励行政事业身份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创新就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国家权威报刊媒体发表和转载广西国史学会专家何成学的理论文章
广西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何成学研究员在纪念建党百年和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以高站位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光辉历程》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8日第5版专版头条,该文系2021年广西社 【详细】
以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极 为推动钦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2017年视察广西时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在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广西充分释放“海 【详细】
陆金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广西各地积极发挥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蔗糖、粮油、果蔬 【详细】
全面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 走出一条具有灌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思考
灌阳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0841万人,占总贫困人口的96.19%,实现减贫史上的新跨越,成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开启了乡 【详细】
钟恒钦:构建脱贫攻坚高效帮扶体系
广西靖西市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差、底子薄。全市总人口67万人,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十三五”期间共有贫困村15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032人,贫困发生率为22.6%。贫困村数量、贫困人口数量分别排在全区第一位和第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