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优化、城镇化将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众所周知,产业发展、城镇化是两个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不可分离过程。新常态下的广西,如何实现两者更好融合,以获得发展的动力倍增效应,是广西未来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
产城融合发展的
现状与问题
我区各类开发(新)区建设,经历了从“先产业后城建”到“产城融合发展”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产城融合已经具有一定基础,产业和城市之间形成了基本的互促互动发展格局。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开始实施以来,我区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开始走上快车道,至十二五时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开始提速。纵观我区现代产业的发展,在地理空间布局上基本遵循传统的布局理论,包括工业区位理论、成本学派理论、市场学派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等。由此,使得我区现代工业的分布,主要呈现两种状态:相对孤立、分散的分布,如各类资源型工业;以集聚为特征的分布,如各类工业区、开发区。这两种分布状况,为我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动力。迄今为止,由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我区各级各类城市的发展,基本遵循以产业园区(开发区、产业转移园)为新城区依托和支撑,来拉伸、拓展城市空间范围“再造一个新城”的思路。如南宁高新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五象新区等,有力地拓展了城市空间,促进了南宁城市的增长。因此,产业的集聚发展是过去而且也会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反过来,城市的发展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良好的要素支持。明显的一个事实,就是哪个城市发展快则该城市产业园区发展也相应较好,产业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比如柳州和柳州高新区的发展。
第二,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带动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和体现出来,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有待继续加强。主要表现在:其一,产城融合缺乏统一、科学规划。我区先后制定了各级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各类产业发展规划,但是并未统筹考虑两类规划的协同与协调,导致出现“两张皮”现象。虽然一些局域发展规划比如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对产城融合进行了较好的规划,但并不足以覆盖全域。其二,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影响产城融合发展。事实上,城镇化极大依赖于工业企业的存在,依赖于工业企业的集聚发展。但从目前看,我区部分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尤其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经济落后地区。由于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不考虑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效益,导致很多资源型工业企业均呈孤立、分散的分布,对于当地城镇化无所助益。而这也必然影响该产业的后续、深入发展。其三,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产业与城市的交融联动,应达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亦步亦趋、互促互动、交相辉映,而现有产业园区与城市的融合尚达不到这一要求。
提升广西产城融合
发展水平的对策
第一,科学制定广西全域产城融合规划体系。梳理现有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城镇化发展规划,制定统一的全域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强化产城融合顶层设计。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十三五”期间优先建设北部湾城市群、桂中城市群三个产城融合先导区,并将钦州市设为产城融合示范区,将桂北城市群、桂东南城市群作为后备重点建设产城融合区,实施前期培育。完善产城融合规划体系,统一指导和引导地级城市、县城(县级市)、集镇多层次产城融合规划体系制订。科学制定城镇产城融合规划,强调产业园区和城区的产业衔接、空间布局优化、社会文化建设、社区转型、生态建设、绿色交通、绿色市政和智慧发展等要素协同和协调发展。
第二,以产城融合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存量优化、增量向城市集聚”的原则,优化既有产业布局,推动增量产业向城市集聚发展。一是调整撤并现有发展不力、远离城市的产业园区,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园区企业向基础好、集聚效应强、城镇化促进效应大的园区集中。二是加强产业园区与城市的产业对接,强化分工协作关系,包括产业内对接、跨产业对接。三是合理选择适应产业园区与城市现有基础与条件的主导产业并加以扶持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围绕产业链着重发展链条上游、下游环节,实现研发、生产、营销环节在城市与产业园区之间的合理布局。四是对于污染较重的产业,主要采取发展卫星城的思路进行布局规划和布局调整。
第三,提升现有产城融合水平。针对既有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水平不高问题,应多管齐下,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提升融合水平。一是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促进产业园区与城市对接;二是延伸城市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完善产业园区配套服务,使产业园区由单纯的生产区向功能齐备的城市新区转型,拓展城市空间;四是创新产城融合投融资体制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区建设。
第四,推进生态人文创新型产城融合。遵循和谐、协调的产城融合观,高标准、高规格进行产城一体单元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形成功能完备、布局有序、协同配套的涵括生产、生活、娱乐、健身、生态等功能在内的产城一体单元体系,促进城市与乡村融合、产城人与自然融合。适应城市、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型产城融合新城区。加强文化建设,围绕所在地特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各类文化载体和符号,提升产城融合区文化品位,实现文化与城市的融合,打造广西特色文化城市群。
(广西财经学院副院长、教授)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林:“产城融合”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去年,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会议精神,持续将示范乡镇建设作为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全市城镇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详细】
融水新型城镇化发展综述:旅游联动产城融合
走进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苗族建筑元素吊脚、翘角、美人靠、金钱顶、葫芦顶随处可见,路旁张挂的元宝山金秋烧鱼季、中国融水芦笙斗马节活动广告展示着独特的民俗风情,繁华的宾馆酒楼让人想不到这是一个贫困山区的县城。这只是“十二五”期间融水城镇化发展的外在印象。 【详细】
[苍梧县]发展产业加快产城融合 旺甫镇建特色县域副中心城镇
今年以来,苍梧县旺甫工业小镇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创新开展取得显著成效,多个项目落地并开始厂房和生产线建设,为工业小镇发展夯实基础。据介绍,旺甫工业小镇以苍梧未来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定位,加快产业发展和产城融合,规划建成集工业、服 【详细】
[武宣县]抓“一带一路”机遇 促港产城融合发展 港口吞吐量“六连增”
繁忙景象的背后是武宣县内河港口物流的“六连增”:2008年,该县港口吞吐量86.22万吨;2009年,吞吐量92.58万吨;2010年,完成312.98万吨;2011年,吞吐量完成501万吨;2012年,吞吐量580万吨;2013年,吞吐量628.66万吨;2014年,港口吞吐量达到了637万吨,连续6年增长。今年 【详细】
[靖西县]推动“二次创业”实现产城融合
靖西以撤县设市为契机,以建设广西新的口岸城市和桂西区域性中心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化和特色产业整合互进战略,以城市化为龙头推动“二次创业”,加快工业、农业、旅游、商贸物流、民族医药等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