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9日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曹显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3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2015年10月至今年2月,广西用时3个多月,2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找真贫,经过层层核对,50万“疑似贫困户”被一票否决——

  毫无疑问,广西这一自亮家丑的“识真贫”之举,值得点赞与推广;这一有错就纠的“动真格”行为,值得提倡与效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7亿多农村人口实现脱贫。仅“十二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就减少1亿多,这一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也来之不易。但是,由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扶贫工作涉及面积广大、涉及人口众多,工作量大、程序多,制度尚有漏洞、机制还有脱节,“关系扶贫”“权力扶贫”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应扶未扶”“扶富挤占扶穷”现象仍然没有根除。

  《礼记》云:“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实践证明,漏扶“真穷”,错扶“真富”,投入再多人力财力物力,都可能造成巨大浪费,产生负面效应。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郑重承诺,“十三五”时期,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回答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这三道题——精准扶贫就是要“扶真贫”,“扶真贫”必先“识真贫”,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然后因地制宜解决好“如何扶”的问题,才能实现未来五年扶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

  精准“识真贫”,要用“底线”拦住“假穷人”。精准扶贫,精准“识真贫”是前提,守住扶贫标准这根“底线”是关键。除了“关系扶贫”“权力扶贫”导致“假穷人”挤进扶贫范围,一些地方对精准扶贫理解和执行存在一定偏差。比如,有的在识贫过程中发现实际贫困人口多于统计数量,为“控制总量”采取层层分解指标的办法确定扶贫对象,导致贫困户无法“应识尽识”。究其原因,除机制不顺,还与简单粗放的工作作风有关。精准“识真贫”,基层各地创造的新鲜经验值得借鉴。如贵州威宁县“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工作法:看房了解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看粮了解耕地及收成情况,看劳动力强不强了解劳动力强弱和生产技能情况,受到群众认可。实际上,由于收入的增与减、健康的病与否等因素变化,“贫不贫”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笔者以为,“识真贫”也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照扶贫标准,各级干部要心系贫困户、练就铁脚板,养成扎实作风,进村入户走访察实情,探访邻里调查细核实,一问贫、二问病、三问邻、四问收入来源与生活水平,不听一家之言、广听邻里之言,不听口头之言、实看生活水平,在动态调整中确保符合贫困线“底线”的有一个扶一个、走上致富路的有一个退一个。

  精准“识真贫”,要用“阳光”晒出“真富人”。广西核查出来的50万户“疑似贫困户”,涉及家庭成员62.5万人,其中31万人有车,3万人财政供养,8.8万人开办公司,18万人购置城镇房产,如此之多的“真富人”被扶了贫,不能不让“真穷人”感到不公。为什么“真穷人没扶上,真富人成了扶贫对象”如何挤干“扶贫泡沫”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坚持制度,没有做到政务公开,识贫过程还存在暗箱操作。“识真贫”除了完善制度,更要严格执行制度,坚持政务公开。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黑暗的东西见光就会死,治理“关系扶贫”“权力扶贫”,要坚持全程按制度办事,全程公开,把入户登记、家庭收入、调查审核、一票否决的具体情形等全部拿到“阳光”下晒一晒,谁家城里买了商品房,谁人开着大公司,谁人开着小轿车,谁人在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等等,广大群众一目了然,凭关系、靠权力挤进扶贫名单上的“真富人”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处隐藏,“扶贫泡沫”就会一晒就破。

  精准“识真贫”,要用“问责”监督“滥权人”。根据报道,此次广西“动真格”之举恰恰是问责倒逼出来的纠错行为。去年审计署发布一份公告称,广西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标准。公告一出,广西立即问责处理52名干部,并迅速召开2.5万人参加的全省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培训会,这才有了全省“用时3个多月,下派2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找真贫”的果敢行动。马山查出数千不符合标准的“假穷人”被扶了贫,其他地方有没有这种现象谁也不敢说没有。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任何权力不与问责挂钩,便没了威慑、淡了责任,甚至滥了权力;任何工作不与问责链接,便缺了监督、少了作为,甚至乱作为。 “识真贫”要解决好“识别什么、谁来识别、如何识别”三个问题,必须坚持“谁登记、谁调查、谁审核、谁负责”。谁登记,要对登记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谁调查,要对调查核实的完整性负责;谁审核,要对审核的对与错负责。出了问题,既要追究一线办事者的主体责任,还要追究主管者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只有环节定责、关口守责、人人尽责、造假问责,才能真正纳“真穷人”于扶贫关怀之内。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