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经济单元,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周一,陕西省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修订的《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办法》。到底什么样的考评办法能够促使县域经济更好地发展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王琦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解读。
十强县关中与陕北平分秋色
时间追溯到2003年以前,陕西县域经济落后,无一全国百强县,2004年7月,省政府发布《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暂行办法》,2007年—2014年全省先后有4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12个县进入“西部百强县”。
十年来,全省县域GDP总量连续突破,占全省经济半壁江山。
“从全省格局看,去年安康市经济增长速度是全省第一,五项指标也是全省第一,陕南整体县域和市整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省,但是陕西县域经济整体格局还是陕北和关中的县域经济实力要强。”王琦介绍说,县域经济是连接城乡文明、沟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近几年发展格局发生了变化,关中高陵、彬县、凤县、兴平市进入全省“十强县”,与陕北平分秋色。
107区县集体“答卷”
新修订的《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监测考评办法》,考评范围是全省107个区县全覆盖,就是全省所有的区县,把区县分开考评,并分类设置指标体系。
那么,考评指标是如何设置的,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评王琦说,指标的设置侧重经济发展,不管是区还是县,考评监测指标有五大类,即:经济发展类指标、经济结构指标、民生指标、生态环境类、社会和谐指标。
对于民生类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指标,王琦说,贫困发生率就是贫困人数占人口的比重,这也是这次新增的指标,国家强调“十三五”末必须要脱贫,不是像过去说的扶一扶,最后还是继续穷,现在硬性的,在“十三五”末2020年全面脱贫,这是一个民生非常重要的指标。
苹果油料写进“考卷”
监测考评以功效系数法为核心,采用综合加权汇总万分评定制的办法,先对县域(城区)综合监测考评的五大类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根据县域(城区)各项指标确定的权重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汇总,依照综合得分,对全省县域(城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排序。
“县级考评方面有六个,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计划生育、节能降耗,这方面如果出了事,这个县可能就一票否决。”他说,县一级考评中还增加了农产品工业产值比重,县域农业成分很大,农产品的转化是什么程度,农业龙头企业多不多,生产这么多苹果、油料,加工是什么情况包括陕南很多中药材,就涉及到制药企业的情况,这就加速了工业企业产业结构转变,弥补陕西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短板。因此,这次指标增加得非常有指导性。(记者 张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湖北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很务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措施之一是“补短板”。“补短板”才能够大发展。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有五个方面: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不壮,科教与经济不融合,武汉之外不大,出口拉动不顺。去年8月22日,社会智库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公布2015年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大冶由上年9 【详细】
辽宁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补齐县域经济短板
5月23日下午,辽宁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场会议在沈阳召开。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强调,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精神,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着 【详细】
[藤 县]临港产业成县域经济主力军 造船陶瓷企业入驻
5月中旬,梧州临港经济区赤水码头异常忙碌:码头上,五台门座式起重机挥动巨臂装卸货物,工人们驾驶着卡车在一排排堆叠整齐的集装箱间穿梭;港口中,一艘艘货船整装待发,将产自藤县的陶瓷、钛白粉等运往全国各地…… 【详细】
[天等县]“三大”工程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天等县坚持“不比块头比特色,不求全面求效益”特色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优农、强牧、美林”三大工程,推动该县经济社会发展。 【详细】
[东兰县]一季度县域经济运行良好 地区生产总值3.24亿元
今年以来,东兰县以经济稳增长为总基调,以脱贫攻坚为主战场,以特色旅游发展为新突破,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建设进程,全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经济运行中的向上因素明显增多,稳中有进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