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域经济增长既是“郡县治”的重要支撑,也是省市区域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组成。在新常态下,我省县域经济既面临不少挑战和考验,也必将催生出很多新机遇和新动力。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化压力为动力,是每一个在县级岗位上工作的人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县域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发展总量有限,需进一步提速发力。长期以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主动变革、提质增效,取得了鲜明效果。“十二五”期间,先后有4个县跨入全国百强,12个县进入西部百强,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0%,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提高。但从总体发展效果来说,较发达省份还相对滞后,增长速度体量还不够大,增长质量效益还不够高。我省县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县均水平的3/4,无论是在经济增长总量上,还是在经济发展速度上,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发展不平衡,需进一步缩小差距。我省各个县区的资源禀赋、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及经济基础等差异很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也非常明显,尤其体现在陕北、关中、陕南之间。据统计,占全省县域人口13%的“十强县”,占到了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人均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发展战略,实现三大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仍是难点。
发展短板明显,需进一步寻求突破。作为后发地区,我省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都存在短板。从产业结构看,许多县域经济依然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缺乏现代农业、高水平工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消费”一般以本县域人口消费为主;“出口”一般以本地初级农产品和初级资源的外输为主;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表现为“投资”,但根据经济规律,如果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没有跟上,投资引导的经济增长会逐渐乏力,导致增长动力不足。从制度体制看,我省许多县域在推进市场经济的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的长期增长空间。
要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新动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省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调结构、转方式,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新动力。
一要培育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共享新动力。要将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相配合,深化改革、共同发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简政放权,建立权利和责任清单,规范各种税费征收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以充分发挥民间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因势利导,出台并全面落实各种招商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链延伸,为产业升级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通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来践行县域经济发展开放共享理念,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二要培育具有县域特色的协调增长新动力。我省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交通基础设施、文化传统等差异甚大,要根据各自特色,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分工发展。例如,陕北普遍有着丰富的能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关中农业、现代制造业、交通、文化资源等得天独厚,陕南生态资源丰富。要根据各自特征,通过“扬长避短”的发展,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分工互补、百县共富”的经济协调增长局面。
三要培育具有补齐短板作用的可持续增长新动力。长期以来,一些县区受限于自己的“短板”,未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有的县虽有产品,但质量难以跟上市场步伐,供给亟待升级提效,也缺乏“品牌意识”。这就要主动突破“供给短板”和“品牌短板”,努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转变,最终实现“供需匹配”。有的县虽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但一直粗采滥伐,资源利用效率低、附加值不高,环境破坏严重,这就要通过最新的理念和技术提高效率和附加值,使开发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有的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服务未跟上,产业链又过短,县际区际之间资源缺乏协调,优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就要突破“服务短板”,通过区域联合等来促进发展。有的县具备深厚的工业、制造业基础,但只停留于传统制造业,这就要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展,增强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四要培育具有战略全局的创新增长新动力。坚持突出科技创新,推动县域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坚持做大做强县域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打通科技成果转换通道,培育县域发展竞争新优势;坚持通过解放、流动和配置生产要素,让有竞争力的、创新的要素攻占低效率洼地,形成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新格局;坚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传统产业结合,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引进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使县域经济发展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作者系商州区副区长、省委组织部博士服务团成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云南: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日前,云南省政府出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产城融合发展体系。每个县要形成1至2个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形成30个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以此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详细】
陕西107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主体统一考评
记者昨日从省政府获悉,今年8月1日起,我省将实施《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办法》。将为全省107个县(市、区)的经济、民生、生态环境等指标进行统一监测考评。 【详细】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测评办法》今年8月1号实施
《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办法》今年8月1号起实施。监测考评范围为全省107个县(市、区),县(市)、城区分开考评。《办法》明确监测考评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民生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社会和谐指标五大类。其中县(市)监测考评指标为3 【详细】
发挥县域金融工程作用 突破县域经济困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整体国民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县域经济发展一直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难题,资金不足、资源外流等问题较为普遍。 【详细】
[那坡县]上半年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政治、经济发展新常态,那坡县全县上下凝心聚力,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4704亿元,同比增长10.1%;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3.1768亿元,同比增长4.0%;工业总产值预计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