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花园,秋天是果园”,近年来,恭城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效果明显,成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成绩的取得,除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努力外,农村信用社的“信用证”也起到了关键的助推器作用。
“俗话说,本事本事,有本才能做事。是农信社给了我们致富本钱”。莲花镇红岩村朱姓村民聊起他的创业的经历时,拿出一张盖有当地信用社公章的贷款证(授信表),自豪地对我们说:“我就是凭着这个到信用社贷款的,我用贷款来种月柿和橙子,还用贷款建起这三层小楼,接待来观光的游客,现在我的贷款已经还清,每个月都是纯收入了。”
授信就是银行根据客户的收入、信用情况等因素确定该客户的最高贷款额度,最高贷款额度也叫授信额度。“贷款证”就是信用社给村民的授信额度表。
恭城县农村信用社是全区最早推行农户贷款证的农村金融机构,该联社在1982年就开始试行用贷款证规范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业务。贷款证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其具备“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优点,因而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据我们了解,当地农村信用社以贷款证为载体,以户为单位给予信用贷款支持,并根据果树的产出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让农民有收成后再归还贷款,通过多年的努力,农民慢慢的富裕起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又把钱存进农村信用社,壮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农村信用社与农民之间同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恭城农村信用不仅支持当地的种植和养殖业,还积极支持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红岩村、北洞源村、大岭山、横山等新农村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用途从传统的果树种植扩展到果品流通、多种经营、创业致富,从农户的生产领域扩展到住房、旅游、助学等消费领域,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贷款证在恭城农信社运用得有声有色,积累的经验在全区农信社也得到了全面推广。截至2007年12月末,全区农信社已为全区293.81万农户发放了贷款证,贷款证核定贷款授信总限额为191.10亿元。
贷款证的使用对提升农民诚信意识,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本贷款证就是农户一张诚信的名片”, 贷款证上记录了信用贷款额度、贷款发放和还款情况,贷款证就是农户的信用记录本,农民十分珍惜自己的信用情况,贷款到期还款意愿很强。因此,农户贷款不良率很低,恭城平安乡信用社北溪分社,3000多万元的农户贷款中,不良贷款只有5万多元,农户贷款不良率仅为0.16%。守信、诚信成为当地农民朋友良好风尚。当地农村信用社以贷款证作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一个重要载体,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信用村(组)”和“信用乡(镇)”创建结合起来,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诚实守信意识,促进了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富川县]解放思想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自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深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基地和农户家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和学习讨论活动,努力寻找影响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壮大的矛盾和问题,主动帮助 【详细】
[灵山县]特色农业发展迎来新局面
近几年来,灵山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壮大规模、争创品牌与培育市场等有效措施,加速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 壮大规模培育新产业 灵 【详细】
北海银海区平阳镇获广西特色农业发展先进集体
笔者近日从北海市农业部门获悉,日前广西农业厅评出了2006年广西特色农业发展先进集体,其中我市银海区的平阳镇和平阳村榜上有名。 据了解,广西农业厅为了充分调动各地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 【详细】
[北流市]引进外资促特色农业发展
北流市注重招商引资,加快与外地老板进行农业项目的合作,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去年引进了广东老板在北流市山围镇实施了发财树生产基地300亩。今年又引进两位广东老板在北流市白马镇、大伦镇建立芭蕉生产基地 【详细】
桂林食用菌研究领跑国内 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一个小小的县级研究所,在长期服务“三农”实践中不断提升科技竞争力,最终成为国内同业的“领跑者”——12月5日,来自中国农科院、科技部等权威部门专家走进桂林南方食用菌研究所实地考察后,当场给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