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01日 11:39 全州县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初春时节,阳光明媚。在“桂北粮仓”广西全州县广袤的田野里,农民又开始了耕耘。与往年买种、购药、备肥等热热闹闹忙备耕的场景相比,今年,全州农民兴起了新时尚。

  “农机亲家”互助忙

  全州县全州镇邓家埠村民刘新民和邓富生,近日分别购回旋耕机和开沟机。他们发挥各自机器优势,正在你帮我耕田、我为你开渠,忙个不停。像这样互助的“农机亲家”在该县已有1000多对。

  近年来,该县农村农田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为推广机械化耕种提供了条件,但农民要买齐全部农机具不太现实。于是,该县引导农民结“农机亲家”,农亲时各自保养;农忙时组合配套使用,使农机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备耕服务队”送货忙

  往年农民在春耕前期,都要到物资、农机等部门购买种子、农机配件,由于货源不足、品种不齐,农民常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购。今年春节刚过,该县涉农部门组织了一支500余人的“备耕服务队”,奔赴全县18个乡镇,帮助农民修农机具送良种,为春耕服务,并与农民一道制定今年发展计划,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货郎”。

  “春耕家教”受欢迎

  3月22日一大早,安和乡广塘村蒋基林来到村委办公室,参加“农技员与农民春耕结对帮扶交流会”。交流会上,农技人员与农民签订结对帮扶责任状,成为农民的“春耕家教”,义务为农民提供助耕服务。近几年来,全州农民深切地感受到农业科技的重要,主动寻找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科技能人做自己的“家教”。到目前,该县已有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科技能人在春耕前与农民签订了合同。

  农民网上“搞调研”

  日前,全州县雄风网吧迎来一批特殊网民——庙头镇村上东岭农民唐奇迹等10多位村民,他们在这里查找致富信息,并把它记在笔记本上。唐奇迹告诉笔者:“眼下春耕在即,我们想多搜集些种养信息。”
    
  近年来,全州农民把互联网当成了致富“高参”。许多农民走进网吧,点击中国农网、中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等农业信息网站,在网上发布买卖信息,寻找致富商机,学习农业技术,并根据网上信息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市场行情好的品种。越来越多的农民备耕更注重市场需求,研究新品种、新技术成为全州农民的新时尚。

  种田请来 “田保姆”

  3月21日,龙水镇桥渡村村民蒋顺生与三户举家外出打工的村民签订了18亩地的 “托田合同”。全州每年有10万多农民外出务工。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一些田地较多的外出打工农民不想抛下责任田,便与常年在家种田,劳动力比较多的农户签订了有偿代管责任田的合同。目前,全州县已有800多户农民与外出务工者签订了“托田合同”,受托方成了地地道道的“田保姆”。

编辑:木偶  作者:唐宁远
分享
首页